高考志愿考生一旦發現自己被退檔了,首先就是要想辦法補救,密切關注當地教育考試院公布的征集志愿填報的時間,及時參與填報。
被退檔的話別慌,先弄清楚你被退檔的原因,可能是你對高考錄取分數線估計不足,院校投檔人數和錄取計劃人數存在差額。還有就是身體條件沒達到所填專業的要求。被退檔的第一時間你要去關注本省招生考試官網,等待補錄。補錄開始后為第一次征集志愿,你就有資格參加補錄的第一次補錄征集志愿的填報。
那什么是退檔呢,退檔就是退檔是指院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內,由學校具體確定調檔比例,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專業由學校決定,并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
如果你不幸被退檔也不要太沮喪,退檔后仍可參與其余志愿的錄取。如果你的分數線到達本科一批而沒有被錄取,被退檔就會有以下選擇:本科第一批次征集自愿、本科第二批次、本科第二批次征集自愿、專科批次。
第一:拉開平行志愿間學校的差距,有效控制風險。這個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就是江湖俗稱的【沖一沖、保一保、穩一穩、墊一墊】四大法則。
第二:合理估算填報學校的投檔線。
因為投檔分數線我們前期是不知道的,它是根據當年的省控線、該校的招生計劃以及填報該學校的人數來確定的。所以,在省控線出來以后,我們需要合理估算。這里我們建議大家忽略掉每年的具體分數,只去計算該校錄取線和省控線之間的差值即可。比如去年省控線500,某學校錄取線530;那么該校的錄取差值在30分左右,為了提高準確性,大家可以多算幾年的差值進行綜合比較。
第三:了解填報學校的招生比例。
這一點在招生章程里面都有寫明的,仔細對比下該校的招生比例是多少,然后根據招生比例適當控制好自己的填報志愿,同時也可以確認一下該學校是否存在退檔情況,因為有些學校是聲明提檔不會退檔。
第四:了解填報專業的招生要求。
仔細確認下該校該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和學校的錄取分數線的差距,以及了解該是否存在男女、身體、科目成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然后對比一下自己是否存在符合學校但是不符合該專業的可能,然后再去權衡學校和專業。
1、根據位次確定大學,由于每年高考考生人數、試題難度、高校招生計劃都可能有變化,每一年的院校錄取分數線會有波動,但是排名是相對穩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進行定位。
2、根據興趣能力明確專業方向,高考志愿填報之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一個專業的就業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興趣,就很難憑借理性和毅力學好,有時連畢業都成問題,因此考生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3、優選目標志愿,所謂優選,就是在前兩步圈定可以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后,進行組合取舍。這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志愿更穩妥,確保每個院校的每個專業都心中有數。
4、根據往年高考錄取數據做好排序,在填報志愿時,考生應該將最想上、預計門檻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將錄取幾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為報考設保底院校。把握沖穩保大原則,沖一沖不要盲目亂沖,穩一穩要重點考慮專業及自己比較滿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選好保底學校,避免高分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