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穩、保的比例一般為2:2:2或1:3:2,兩種填報方式比較合理。前者更大膽。六個志愿中,沖刺二,穩定二,保底二。對于這種填報方法,請使用第二種方法。它的優點是很容易被比你高的學校錄取,但缺點是你可能會沖進好學校,但無法獲得好的專業(即專業調整);后一種填報方法更穩定。
一般來說96個志愿可以分為三種比例來排序:
1、沖穩保的比例為3:3:3,沖的志愿填32個,穩的志愿填32個,保的志愿填32個;
2、沖穩保的比例為4:2:3,沖的志愿填41個,穩的志愿填21個,保的志愿填32個;
3、沖穩保的比例為2:4:3沖的志愿填21個,穩的志愿填41個,保的志愿填32個。
當然,如果有特別心儀的院校和專業大家可以把這個志愿排在最前面,后面還是以沖穩保的梯度進行排序,這樣能夠保證大家不會因為意外導致被退檔的情況。
第一梯度:1-10志愿可以適當“沖一沖”,填志愿自己心儀、向往又比自己成績稍高些的院校專業組;第二梯度:11-25志愿則要相對“穩一穩”,填志愿與自己成績相當或稍后些的院校專業組;第三梯度:25-40志愿則應該“保一保”,以能確保錄取為出發點,填報往年報考人數較少,計劃較多的院校專業組。
結合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分析自己的分數所處位置,確定填志愿“沖、穩、保”院校或專業的大致范圍。
一般來說,填志愿可以將“沖”的院校或專業設置為比自己的分數高10-20分的院校或專業;將“穩”的院校或專業設置為與自己的分數大致相當的院校或專業;將“保”的院校或專業設置為比自己的分數低10-20分的院校或專業。
沖一沖:即高考考生填報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時,要挑選一所往年錄取分數略高于自身成績且是自己非常喜歡的院校,一般是選擇錄取分數高于自身成績0~10分以內的院校,這樣沖上的幾率會大一些。
穩一穩,即志愿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與自身成績相當或者略低,“穩一穩”的范圍,一般是選擇錄取分數與自己成績相平或低于自己高考成績15分左右的院校,這種方式錄取的幾率很大。
保一保:即最后填報的志愿院校,高考考生可選擇保底院校,確保自己檔案不會因無法投出而成為死檔,影響錄取。“保一保”院校的填報志愿范圍,一般是選擇錄取分數低于自己成績15-30分左右的院校,這樣保證自己有大學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