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考專業開設院校有很多所,考生如何根據自己喜歡的專業選擇一所好的大學呢,那么就要參考該專業在全國開設的院校排名數據了,本文高考升學網整理了關于2020年全國中國語言與文化專業的大學排名數據,如果你需要報考中國語言與文化專業的話,下面的數據對你很重要。另外關于中國語言與文化專業的全國各所高校歷年錄取分數線、錄取位次你可以去聚志愿網站免費查詢相關數據。
學科專業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開展整體水平評估。學科評估是學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開展的非行政性、服務性評估項目,2002年首次開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輪,下面是全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排名數據,考生可以參考該數據得出中國語言與文化專業排名數據。
專業名稱 | 專業代碼 | 院校名單 | 院校代碼 | 專業排名等級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電子科技大學 | 10614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10701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北京大學 | 10001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清華大學 | 10003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東南大學 | 10286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北京郵電大學 | 10013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復旦大學 | 10246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上海交通大學 | 10248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南京大學 | 10284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浙江大學 | 10335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西安交通大學 | 10698 | A-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0006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北京理工大學 | 10007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天津大學 | 10056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吉林大學 | 10183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南京郵電大學 | 10293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10336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華中科技大學 | 10487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西北工業大學 | 10699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國防科技大學 | 91002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空軍工程大學 | 91024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北京工業大學 | 10005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南開大學 | 10055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0213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華東師范大學 | 10269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南京理工大學 | 10288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10358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廈門大學 | 10384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武漢大學 | 10486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中山大學 | 10558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華南理工大學 | 10561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北京交通大學 | 10004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大連理工大學 | 10141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安徽大學 | 10357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合肥工業大學 | 10359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福州大學 | 10386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山東大學 | 10422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湖南大學 | 10532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重慶大學 | 10611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西南交通大學 | 10613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西安理工大學 | 10700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陸軍工程大學(原解放軍理工大學) | 91004 | B-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中國傳媒大學 | 10033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河北工業大學 | 10080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太原理工大學 | 10112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長春理工大學 | 10186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黑龍江大學 | 10212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燕山大學 | 10216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上海大學 | 10280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中南大學 | 10533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重慶郵電大學 | 10617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蘭州大學 | 10730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91037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天津工業大學 | 10058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天津理工大學 | 10060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0287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湖北大學 | 10512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長沙理工大學 | 10536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10595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四川大學 | 10610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貴州大學 | 10657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西安郵電大學 | 11664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海軍航空大學(原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 91019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北方工業大學 | 10009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河北大學 | 10075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華北電力大學 | 10079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中北大學 | 10110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10217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蘇州大學 | 10285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中國計量大學 | 10356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鄭州大學 | 10459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武漢理工大學 | 10497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深圳大學 | 10590 | C-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080714 | 西北大學 | 10697 | C- |
• 專業簡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包括電子科學技術和信息科學技術兩項內容,學習內容涉及電子學、信息技術、計算機三大知識板塊,其培養方向有些院校涉及三個方向,如無線通訊、圖像傳輸與處理、信息電子技術等,有的院校則涵蓋兩個專業方向,如通信與電子系統和信號與信息處理。
•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畢業生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應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技術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各相關領域行業與部門單位,能夠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相關方面電子信息科學與科學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 培養要求
本專業畢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的相關基本能力技術水平。
• 學科要求
該專業對物理科目要求較高。該專業適合對電子信息科學的研究、設計感興趣的學生就讀。
• 知識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
5.了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技術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