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有10所大學,名單分別為常州大學、常州工學院、江蘇理工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東職業技術學院等。
學校名稱 | 學校標識碼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常州大學 | 4132010292 | 江蘇省 | 常州市 | 本科 | |
常州工學院 | 4132011055 | 江蘇省 | 常州市 | 本科 | |
江蘇理工學院 | 4132011463 | 江蘇省 | 常州市 | 本科 | |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4132012317 | 江蘇省 | 常州市 | 專科 | |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 4132012807 | 江蘇省 | 常州市 | 專科 | |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4132013101 | 江蘇省 | 常州市 | 專科 | |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4132013102 | 江蘇省 | 常州市 | 專科 | |
建東職業技術學院 | 4132013105 | 江蘇省教育廳 | 常州市 | 專科 | 民辦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4132013114 | 江蘇省 | 常州市 | 專科 | |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 4132014543 | 江蘇省 | 常州市 | 專科 |
1、常州大學坐落于經濟繁榮、人文薈萃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常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
學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為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定名為江蘇化工學院;1992年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管理的部屬院校,并更名為江蘇石油化工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2010年更名為常州大學。學校歷經42年的發展,現已建成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以及多層次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體系。2020年,學校在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居全國第129位,在聚志愿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位居第150位。
學校以“責任”為校訓,秉承“勇擔責任,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和“以人為美、育人為本,開放辦學、協同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責任意識、專業素養、協作品質、國際視野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2、江蘇理工學院是省屬全日制普通高校,地處被譽為“千載讀書地,現代創新城”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三角洲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江蘇省常州市。學校創建于1984年,歷經常州職業師范學院、常州技術師范學院、江蘇技術師范學院等時期,2012年更名為江蘇理工學院。學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單位、“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工作單位、全國首批職教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和江蘇省首批決策咨詢研究基地。
學校各類校舍建筑面積近6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超過3億元,中外文藏書近190萬冊。設有機械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育學院、職業教育學部等21個教學科研單位,建有智能制造學院、新能源汽車學院、醫療器械學院、深蘭人工智能學院、劉海粟藝術設計學院等多個行業學院和研究院,開設62個本科專業,在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兩個領域招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形成了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3、常州工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經濟發達、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麗富饒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州,其前身為創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業大學。1980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常州職業大學。198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常州工業技術學院。2000年,常州工業技術學院、常州市機械冶金職工大學合并組建升格為本科層次的常州工學院。2003年,傳承常州師范教育百年文脈的常州師范專科學校(籌)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學院。歷經40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地方高等學校。
學校現有遼河路校區、巫山路校區、會館浜路繼續教育學院和長江路科技產業園,總占地面積近1300畝;設有18個教學單位,擁有58個本科專業(48個專業招生),面向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在職教職工12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9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7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50余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0余人;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省“333工程”培養人選和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等125人次。
天津高考成績查詢方式
時間:2023-09-17 14:0:01內蒙古高考成績查詢
時間:2023-09-21 00:0:03濰坊有多少所大學,濰
時間:2023-09-19 18:0:25舟山有多少所大學,舟
時間:2023-09-20 2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