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過是一個小參校,不是長官。
(2) 本書以耕書屋刊本為底本,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參校。
(3) 聊以余日,試推其旨,參校舊器,及古夾鐘玉律,更制新尺,以證分毫,制為四器,名之為通[造 句網]。
(4) 仍盡取其書,參校太史有無,以補遺闕。
(5) 僧垣乃參校徵效者為《集驗方》十二卷,又撰《行記》三卷,行于世。
(6) 宋人又另覓得隸古定字體之本子,以相參校,乃有古、今二種字體之偽《古文尚書》。
(7) 我旁邊的這位也是你們的副參校,公孫百。
(8) 這些正史大都由后世官方修訂,其修訂過程中參校當朝史官記錄。
(9) 電紙書收入“二十四史”等被指侵權;漢王稱版權由國學網得到;國學網稱曾參校中華版本。
(10) 詔以昭素、瑩、昭吉所獻新歷,遣內臣沈元應集本監官屬、學生參校測驗,考其疏密。
心往一處想造句,用心往一處
時間:2023-09-19 08:0:58而笑造句,用而笑造句
時間:2023-09-17 10:0:32亦當造句,用亦當造句
時間:2023-09-15 04:0:14小段造句,用小段造句
時間:2023-09-15 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