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高考升學(xué)網(wǎng) > 寫作指導(dǎo) > 正文
1、巾發(fā)雪爭出,鏡顏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3、當(dāng)年弄影婆娑舞。——郭應(yīng)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5、諸君才絕世,獨步許誰強。——妙信《九日酬諸子》
6、滿堂惟有燭花紅。——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趙鼎《寒食》
8、寒食后,酒醒卻咨嗟。——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9、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趙鼎《寒食》
10、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11、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12、已放笙歌池院靜。——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3、窗外數(shù)修篁,寒相倚。——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14、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15、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16、媼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17、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8、欲將詩句慰窮愁,眼中萬象皆相識。——鄭剛中《寒食》
19、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皇甫冉《春思》
20、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21、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2、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23、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24、舞煙眠雨過清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fēng)到碧城》
25、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6、直到城頭總是花。——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7、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8、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9、留戀海棠顏色、過清明。——張輯《南歌子·柳戶朝云濕》
30、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范成大《賣癡呆詞》
31、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張?《奪錦標(biāo)·七夕》
32、宿醉頭仍重,晨游眼乍明。——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33、禪邊風(fēng)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慧霖《閏中秋玩月》
34、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殷堯藩《同州端午》
35、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36、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劉鎮(zhèn)《柳梢青·七夕》
37、塵世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8、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39、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軾《浣溪沙·端午》
40、風(fēng)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41、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張?《奪錦標(biāo)·七夕》
42、木蘭槳子藕花鄉(xiāng),唱罷廳紅晚氣涼。——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43、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44、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45、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46、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fù)春。——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47、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48、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達(dá)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49、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50、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51、問深宮,?娥正在,妒云第幾。——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fēng)雨》
5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53、千里暮云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54、激氣已能驅(qū)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史達(dá)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55、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56、露?初英,早遺恨、參差九日。——吳文英《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
57、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fēng)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8、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59、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周端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60、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jié)。——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61、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62、天與秋光,轉(zhuǎn)轉(zhuǎn)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63、燕歸來,問彩繩纖手,如今何許。——吳文英《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游》
64、何須如鉤似?,便相將、只有半菱花。——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65、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形象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qū)別
時間:2023-09-15 14:0:40人物形象描寫的手法有哪些
時間:2023-09-17 02:0:49紅樓夢論文選題方向及其意義
時間:2023-09-15 11:0:09感動中國四川森林消防員頒
時間:2023-09-18 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