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遺音能記秋風曲。——賀鑄《行路難·縛虎手》
2、西風梧井葉先愁。——吳文英《浣溪沙·秋情》
3、春蕙忽秋草,莎雞鳴西池。——李白《獨不見》
4、羈心積秋晨,晨積展游眺。——謝靈運《七里瀨》
5、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李白《太原早秋》
6、古戍三秋雁,高臺萬木風。——屈大均《魯連臺》
7、金風蕩初節,玉露凋晚林。——李密《淮陽感秋》
8、憶對中秋丹桂叢。——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9、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元好問《倪莊中秋》
10、滿堂惟有燭花紅。——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1、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12、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閑傍柳邊行。——徐璣《秋行》
13、短籬殘菊一枝黃。——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14、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李賀《開愁歌》
15、鈿箏歌扇等閑休。——蘇庠《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16、悠悠歲月天涯醉。——張輯《疏簾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17、珠簾四卷月當樓。——納蘭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18、何時石嶺關山路,一望家山眼暫明?——元好問《秋懷》
19、漢臣曾此作縲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詠北海》
20、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吳西逸《清江引·秋居》
21、教他珍重護風流。——納蘭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22、朝落暮開空自許。——晏幾道《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23、惱亂橫波秋一寸。——趙令?《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24、清歌莫送秋聲去。——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25、病夫因病得來游。——陳與義《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26、漸老多憂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傷。——李覯《秋晚悲懷》
27、漸秋風鏡里,暗換年華。——王國維《滿庭芳·水抱孤城》
28、但把清尊斷送秋。——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29、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30、獨自開門,滿庭都是月。——厲鶚《齊天樂·秋聲館賦秋聲》
31、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32、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王昌齡《塞下曲·秋風夜渡河》
33、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34、漸滴作秋聲,被風驚碎。——張輯《疏簾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5、喜靜看、匹練秋光,倒瀉半湖明月。——張炎《疏影·詠荷葉》
36、秋來愁更深,黛拂雙蛾淺。——楊無咎《生查子·秋來愁更深》
37、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38、才過斜陽,又是黃昏雨。——晏幾道《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39、江燕話歸成曉別,水花紅減似春休。——吳文英《浣溪沙·秋情》
40、最無聊、燕去堂空,舊幕暗塵羅額。——吳文英《瑞鶴仙·秋感》
41、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42、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43、寶釵樓上妝梳晚,懶上秋千。——陸游《采桑子·寶釵樓上妝梳晚》
44、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云衰草。——蔡挺《喜遷鶯·霜天秋曉》
45、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46、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納蘭性德《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47、回首層樓歸去懶,早新月、掛梧桐。——陳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48、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張九齡《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49、一鞭南陌,幾篙官渡,賴有歌眉舒綠。——史達祖《八歸·秋江帶雨》
50、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
51、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52、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尹鶚《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53、西風來勸涼云去,天東放開金鏡。——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54、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55、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
56、日暮平沙秋草亂,一雙白鳥避人飛。——袁宏道《感事·湘山晴色遠微微》
57、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牛希濟《臨江仙·洞庭波浪镅晴天》
58、青楓江上孤舟客,不聽猿啼亦斷腸。——何景明《竹枝詞·十二峰頭秋草荒》
59、應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史達祖《八歸·秋江帶雨》
60、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61、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上,點點露珠零。——尹鶚《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62、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63、卻恨悲風時起,冉冉云間新雁,邊馬怨胡笳。——葉夢得《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64、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65、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視瑤池見王母,蛾眉蕭颯如秋霜。——李白《飛龍引二首·其二》
形象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別
時間:2023-09-15 14:0:40人物形象描寫的手法有哪些
時間:2023-09-17 02:0:49紅樓夢論文選題方向及其意義
時間:2023-09-15 11:0:09感動中國四川森林消防員頒
時間:2023-09-18 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