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嫌易水上,細碎動離魂。——齊己《劍客》
2、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盧綸《李端公》
3、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陸龜蒙《別離》
4、野渡波搖月,空城雨翳鐘。——方干《送從兄郜》
5、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杜甫《別房太尉墓》
6、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李白《久別離》
7、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秋。——岑參《送人赴安西》
8、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杜甫《別房太尉墓》
9、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韋應物《送楊氏女》
10、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錢起《送僧歸日本》
11、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杜荀鶴《送人游吳》
12、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3、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14、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15、此中一分手,相顧憐無聲。——盧照鄰《送二兄入蜀》
16、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李白《久別離》
17、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18、謫去君無恨,閩中我舊過。——高唔《送鄭侍御謫閩中》
19、自當逢雨露,行矣慎風波。——高唔《送鄭侍御謫閩中》
20、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高唔《送李侍御赴安西》
21、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張籍《春別曲》
22、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劉禹錫《楊柳枝》
23、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滔。——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24、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25、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李白《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26、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27、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白居易《青門柳》
28、此情不可道,此別何時遇。——李白《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29、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蘇軾《和董傳留別》
30、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31、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王昌齡《送狄宗亨》
32、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蘇軾《和董傳留別》
33、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劉禹錫《始聞秋風》
34、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赤壁歌送別》
35、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羅隱《魏城逢故人》
36、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37、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寇準《踏莎行·寒草煙光闊》
38、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39、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葉清臣《賀圣朝·留別》
40、一身從遠使,萬里向安西。——岑參《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41、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馀跡。——李白《赤壁歌送別》
42、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43、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44、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日誤儒生。——劉長卿《別嚴士元》
45、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溫庭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46、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曹雪芹《詠白海棠》
47、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松三萬栽。——蘇軾《送賈訥?眉》
48、朱顏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長新。——韓縝《鳳簫吟·鎖離愁》
49、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50、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51、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2、遠鶴無前侶,孤云寄太虛。——錢起《送外甥懷素上人歸鄉侍奉》
53、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徐昌圖《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54、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55、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李攀龍《送明卿之江西》
56、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
57、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58、尊前一唱陽關曲,別個人人第五程。——聶勝瓊《鷓鴣天·別情》
59、秋風別蘇武,寒水送荊軻。——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60、恁時攜素手,亂花飛絮里,緩步香茵。——韓縝《鳳簫吟·鎖離愁》
61、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李存勖《如夢令·曾宴桃源深洞》
62、敵人開戶玩,掩耳不及驚雷霆。——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63、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64、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65、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66、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67、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68、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納蘭性德《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69、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
70、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71、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元好問《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72、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干。——駱賓王《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73、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74、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黃庭堅《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75、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76、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77、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孫光憲《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
78、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79、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80、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81、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蘇軾《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82、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3、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84、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棄疾《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85、貪行色、豈知離緒,萬般方寸,但飲恨,脈脈同誰語。——柳永《采蓮令·月華收》
86、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87、宿醉離愁慢髻鬟,六銖衣薄惹輕寒,慵紅悶翠掩青鸞。——韓?《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
形象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別
時間:2023-09-15 14:0:40人物形象描寫的手法有哪些
時間:2023-09-17 02:0:49紅樓夢論文選題方向及其意義
時間:2023-09-15 11:0:09感動中國四川森林消防員頒
時間:2023-09-18 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