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高考升學(xué)網(wǎng) > 寫作指導(dǎo) > 正文
1、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王維《山中》
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望野》
3、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蕭愨《秋思》
4、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李頎《望秦川》
5、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韋應(yīng)物《聞雁》
6、常恐秋節(jié)至,涼飚奪炎熱。——班婕妤《怨歌行》
7、竹喧歸浣女,蓮動(dòng)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8、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9、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10、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古風(fēng)二首》
11、春花秋月何時(shí)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2、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元稹《》
13、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14、蟋蟀獨(dú)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陸游《秋興》
1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林杰《乞巧》
16、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張籍《秋思》
17、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18、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謝?《宣城郡內(nèi)登望》
19、西風(fēng)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dú)慨然。——陸游《秋夜》
20、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陸游《秋夜》
21、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22、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23、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陸游《秋思》
24、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李白《聽蜀僧?彈琴》
25、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shí)。——韓?《題蘇許公林亭》
26、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
27、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28、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李?《山花子》
29、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30、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王士禎《江上》
31、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朱熹《勸學(xué)詩》
32、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鄭思肖《畫菊》
33、卻道天涼好個(gè)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34、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3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36、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戎昱《戲題秋月》
37、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趙嘏《長安晚秋》
38、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39、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jiǎng)㈤L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40、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41、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謝螟北樓》
42、秋山野客醉醒時(shí),百尺老松銜半月。——施肩吾《秋夜山居》
43、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4、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dòng)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45、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jiǎng)⒂礤a《秋詞二首》
46、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楊萬里《初秋行圃》
47、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48、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49、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50、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51、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王維《輞川閑居贈(zèng)裴秀才迪》
52、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候蛩凄斷》
53、雨色秋來寒,風(fēng)嚴(yán)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shí)見贈(zèng)》
54、此意有誰知,恨與孤鴻遠(yuǎn)。——楊無咎《生查子·秋來愁更深》
55、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56、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陸游《書憤五首·其一》
57、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58、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
59、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李白《三五七言》
60、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陸游《秋雨漸涼有懷興元》
61、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62、秋景有時(shí)飛獨(dú)鳥,夕陽無事起寒煙。——林逋《孤山寺瑞上人房寫望》
63、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毛澤東《采桑子·重陽》
64、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shí)了》
65、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
66、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diǎn)飛鴻影下。——白樸《天凈沙·秋》
67、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68、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69、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70、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71、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螟樓餞別校書叔云》
72、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73、青楓江上秋帆遠(yuǎn),白帝城邊古木疏。——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74、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jié),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陶淵明《和郭主簿》
75、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76、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shí),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77、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78、秋風(fēng)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79、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長信秋詞》
形象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qū)別
時(shí)間:2023-09-15 14:0:40人物形象描寫的手法有哪些
時(shí)間:2023-09-17 02:0:49紅樓夢論文選題方向及其意義
時(shí)間:2023-09-15 11:0:09感動(dòng)中國四川森林消防員頒
時(shí)間:2023-09-18 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