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有希望沖到的院校放在前面,把符合自己成績檔次的院校放在中間,把認為自己一定能考上的院校放在后面。沖一沖的院校數量不要超過總數量的三分之一。
一、根據學校選報
初步選擇學校,可以根據考生所在位次區間去選擇合適的學校。初步篩選出的院校很多,此刻需要精選出學校。首先需要對學校詳細了解,根據院校基本情況,特色專業以及當年的招生計劃,辦學特色甚至食宿條件等等。同時還要比較院校近幾年的招生計劃,對院校深度了解。
二、根據專業選報
專業選報首先可以考慮的是興趣,畢竟不喜歡的東西學著是比較枯燥的。然后可以看當下熱點,以及就業率高的專業。詳細地了解專業開設課程以及發展前景,比較近幾年來該專業在各個高校的招生分數以及預招人數,然后對比該專業的錄取數據,大概確定其風險性。
三、根據位次選報
這個方法就比較簡單了,可以直接去參考去年的位次,與自己的位次所比較,然后分“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去填報志愿。
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原則。
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志愿;
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志愿。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其中一個亂沖也無妨。
同時各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報過高(比如多個平行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1、“沖”、“穩”、“保”要合理組合。高考志愿填報之前預估學校調檔線,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必須要做的事情,這直接關系到“沖”、“穩”、“保”的合理組合。
在進行“沖”、“穩”、“保”組合時,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院校,盡量保證所填院校之間有些梯度,可選擇兩三所院校在前面沖一沖;選擇兩三所院校在中間穩一穩;選擇兩三所錄取概率大的院校保底。
2、建議考生應該將平行志愿填滿,少填一個志愿就少一次投檔機會。后續批次的志愿填報,高考考生也應重視起來,除非實在不愿意,否則盡量把填好、填全,避免落選。
在現實生活中,就有一部分考生,因為達到了一本線,所以在填報志愿時只填報一本院校志愿,不參加后面的志愿填報,導致檔案沒有投遞出去,于是不得不選擇復讀。
天津高考志愿查詢暫無錄取
時間:2024-07-01 11:0:47天津高考平行志愿錄
時間:2024-07-01 11:0:17天津高考第一志愿沒
時間:2024-07-01 10:0:16天津高考志愿錄取狀
時間:2024-07-01 0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