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2、開卷有益。——王辟之《澠水燕談錄》
3、讀書不專是務博,須是湊成一堆……有人力格數人。問之,渠云:"力兼二人,便敵得十人;力兼三四人,則三四十人不足道也。"以此見得,須是合并,若散開終是不濟事。——李光地
4、讀書有不解處,標出以問知者,慎勿輕自改竄,銀根之誤,遺笑于古。——申涵光
5、少年喜書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燈一點,樂處趨五欲。——陸游
6、拾螢讀書定何益,投筆取封當努力。——陸游
7、學習前人是入門,超越前人是出門。
8、葉奕嘗言強記之法:某性甚鈍。每讀一書,遇喜即摘錄之,錄訖朗誦十余遍,粘之墻間,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掩卷閑步,即就壁間觀所粘錄,日三五次為常,務期精熟,一字不遺。壁即滿,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讀有所錄,補粘其處。隨收隨補,歲無曠日。——張爾歧
9、讀一本書,要聯系能夠和這本書的故事、寫作方法、情節內容、思想等等有關的書,觸類旁通。通過這一本書,找那一本書,通過那一本書再找另一本書,你就會發現這一本書的內容可以從其他的書中找到它的歷史根據,發展趨勢等等,從而加深自己的理解。這樣的讀書方法可以促使你對一本書從前因到后果了解得非常清楚。——李準
10、"唯書有色,艷于西子,唯文有華,秀于百卉。"讀書如同一位位先哲圣人促膝談心。大義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無畏的魯迅說:"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更有那視死如歸、凜然就義的君子譚嗣同,對你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11、用功學習不僅有益于我的心靈,而且有益于我的身體。因為這樣專心讀書的本身對我就是一件樂事,我不再考慮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因此減輕了。——盧梭
12、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14、讀書不思考,等于吃飯不消化。 ——(英國)諺語
15、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作者:曹操
16、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作者:(宋)張載
17、十年未稱平生意,好得辛勤漫讀書。——《客舍喜鄭三見寄》唐·劉長卿
18、身名不問十年馀,老大誰能更讀書。——《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唐·王縉
19、一位哲學家說過:"沒有書籍的人家,如同沒有主人。"精讀一本書如同一本萬利,使你立于不敗之地。—— [日]池田大作
20、書就好比海洋,我就好比漂泊在大海上的一只小舟,在大海里快樂地遨游。
21、我愛讀書就像小鳥愛天空,魚兒愛大海。
22、為樂趣而讀書。 作者:毛姆
23、立品直須同白玉;讀書何止到青云。——佚名
24、書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樂,也是繁榮的裝飾和危難的避難所,慰人心靈。在
25、我愛書。我常常站在書架前,這時我覺得我面前展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茫的宇宙。——劉白羽
26、人有坎檁,失于盛于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
27、沒有比讀書更好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佚名
28、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英培根
29、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于誰都是寶貴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眾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為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總在生長,雖然衰老病死仍舊是逃避不了。
30、讀書最樂。若讀史書,則喜少怒多,究之怒處亦樂處也。
31、讀書時,春天的鳥鳴更動聽,花香更沁鼻,夏天的暑氣被消降,蟬鳴不再聒噪,秋天的落葉多了一份韻味,冬天寒冷的白雪成了美麗的籠罩。世界讀書日,讀書改變我們的心境,愿你天天快樂。
32、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第八》
33、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的教材的興趣。
34、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張天翼
3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
36、讀書對于智慧也像體操對于身體一樣。——愛迪生
37、讀書要玩味。作者:程顥
38、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39、花開花落書中行,云卷云舒眼中景。
40、書香盈耳,茅塞頓開;書香沁心,胸懷大愛。
41、念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上進。
42、要知天下事,須讀昔人書。
43、誰把空隙當成幸福的花朵,那么比及功效時節,他只能望著空枝感嘆。
44、閱讀一本不適合本身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需會這樣一種本事,選擇最有代價最適合本身所需要的讀物。——別林斯
45、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飛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 [蘇]蘇霍姆林斯基
46、常識無涯,而生命有限。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時間實在不足用。所以,用功念書開始要早。青年不盡力,更待何時?——梁實秋
47、讓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此刻一言一行中!
48、厚積薄發,用藝術映照糊口,噴薄欲出,讓打動充溢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