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專業排名(按推薦人數排名)
1 | 法學 | 4.6(267人) |
2 | 漢語言文學 | 4.3(124人) |
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1(88人) |
4 | 新聞學 | 4.4(73人) |
5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3(69人) |
6 | 體育教育 | 3.9(59人) |
7 | 行政管理 | 4.3(49人) |
8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4.1(49人) |
2、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專業排名(按推薦指數排名)
1 | 法學 | 4.6(267人) |
2 | 工程造價 | 4.6(14人) |
3 | 市場營銷 | 4.5(39人) |
4 | 新聞學 | 4.4(73人) |
5 | 藝術設計 | 4.4(36人) |
6 | 視覺傳達設計 | 4.4(14人) |
7 | 漢語言文學 | 4.3(124人) |
8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3(69人)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貴州民族大學申辦,民營資本投資,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確認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花溪校區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譽為“高原明珠”的貴州風景名勝區貴陽市花溪區,大學城校區坐落在產城融合創新、生態文明示范的貴安新區,毗鄰貴州財經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貴州師范大學等高校。學校占地面積700余畝,校舍面積30余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0余萬平方米。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近100萬冊。
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設有16個行政管理部門、7個學院和2個教輔部門,開設有本科專業36個。
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秉持“依托優秀資源,延攬優秀教師、培養優秀學生”的理念,以“修身、自信、樂學、篤行”為校訓,按照“人才培養應用型、科研開發支撐型、社會服務區域型”的發展定位,圍繞“抓學科建設、促教學質量、上科研水平、辦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思路,以“內涵發展、產教融合、服務地方、形成特色”為主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較強社會政治經濟建設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努力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效益良好、社會信賴、民族團結、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實施一系列人才工程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備、生師比匹配、專兼比合理、學緣結構優化的師資隊伍。目前,學校有專兼任教師600余人,副高以上職稱占50%,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70%。其中,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辦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黔靈學者”、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等近30人。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按照“突出應用、培育特色、提高質量”的思路,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極調整專業結構,對接行業產業發展,積極開展校政、校企、校地、校所合作協同育人,著力培養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形成了以文、法為主,理、工、管、教、藝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通過學科建設統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師資隊伍和資源配置,努力推進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現有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創新重點研究基地(高等院校)”1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基地1個,中國少數民族哲學與社會思想史學會研究基地1個,中國南方少數民族文學藝術與文化傳播研究基地1個,中國民俗學會民俗教育專業委員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教育研究基地”1個。2017年,學校被全國社科聯評選為“創建新型智庫先進社會組織”稱號。
近五年來,學校自有教師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5項,其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招標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師發表學術論文250余篇,其中SCI、EI、ISTP檢索及核心期刊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15部。學校“少數民族非遺傳承創新研究團隊”榮獲“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十大創新團隊”稱號。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山東高考志愿96個平
時間:2024-06-15 09:0:04安徽高考志愿填報流
時間:2024-06-15 09:0:02安徽高考提前批和普
時間:2024-06-15 09:0:24往年招不滿人數的大學有哪
時間:2024-06-13 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