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查詢自己的分數以及排名位次,然后再根據自己的意向專業,或者目標院校進行查找,逐步排除不滿足招錄規則、分數不夠理想的院校,從而篩選出自己比較滿意的選擇。
1.選專業
職業期望:該專業學的是什么?畢業之后從事哪些工作?有很多學生就是不了解專業的具體內容,看似感興趣,等到上了大學、甚至是畢了業,才后悔自己讀錯了專業,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
學習基礎:這個專業跟自己以前的知識面能否銜接,像偏文科的學生報了理科專業,往往學習壓力特別大,理解困難。可根據高中的擅長科目來選擇對應的專業。
個人興趣:專業是不是自己感興趣的類型,如果是,則學習起來事半功倍。大學的管理不像初高中那么嚴格,更多的是要靠自主學習,對于不感興趣的課程,學起來會非常辛苦!
學歷期望:該領域如果繼續研讀深造,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是否符合自己的碩博需求。
2.選大學
地域因素:大學分布在各個省市,因此很多學生往往需要遠行上學,因為路途遙遠,很多大學生在小長假甚至寒暑假都不想回家了。如果是比較喜歡回家的同學,則盡量選擇距離近、交通方便的學校。當然,如果你對某個地域有所偏好,也可以重點關注該地區的大學。
師資力量:大學雖然開始的專業很多,但大部分都有自己更專注的科研領域,對應專業的師資力量也更加雄厚。如果你有自己喜歡的專業,則要優選這個專業實力更強的學校。
硬件設施:有些專業對于設施的要求比較高,但不是所有學校都有完善的條件。此外,還有學校圖書館的設施、藏書量等。
校區環境:有些學校由于開辦時間長,舊校區的宿舍往往偏老,各方面設施不是很方便,對于需要長期居住的同學來說,還是需要一定的適應能力的。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實地去目標學校考察一下。也可以通過網絡聯系該學校的學生,了解一下對方的評價。
1.盲從他人
有些家長會過度掌控、要求你報某個專業,有些親友會道聽途說某個專業好,這個時候不要盲目聽從,要結合自己的擅長情況、個人興趣來尋找合適的專業。如果對于報的專業完全不感興趣,上大學時會變成被動狀態,沒有學習的動力。
2.全填熱門專業
不要盲目填報熱門專業,因為熱門專業往往分數高、競爭激烈。為了避免落榜,我們應該既報熱門,也報冷門,作為“保底專業”。
3.照搬去年分數線
大學的分數線往往會出現波動,幾年內的情況都不完全相同,可能會時高時低,我們要綜合分析分數、位次,作為自己報考的參考依據。個別學校還會出現“大小年”現象,就是因為去年分數線高,導致今年報考人數少,分數線反而降低了。
4.不仔細看招生簡章
學校的招生簡章包含了學校的辦學類型、招錄人數、招錄限制要求等內容,如果忽略了某個細節,可能就會導致我們判斷失誤,填報出錯而不能報上理想的學校。
5.只看名校不看專業
不同學校的側重點不同,名校并非所有的專業都是優勢,而普通高校也會有一些實力強的特色專業。
山東高考志愿96個平
時間:2024-06-15 09:0:04安徽高考志愿填報流
時間:2024-06-15 09:0:02安徽高考提前批和普
時間:2024-06-15 09:0:24往年招不滿人數的大學有哪
時間:2024-06-13 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