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集志愿沒有參考標準。
在第一次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可以根據往年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做出選擇。而征集志愿的歷年數據并不具有參考價值,每年參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和專業都不一樣,考生沒有明確的參考標準。
因此,考生需要根據的成績和排名進行預測和判斷,根據首輪投檔分數線進行定位,優先選擇投檔線與自己成績相匹配或略低的院校。當然,部分省份會公布未被錄取的考生成績分段表,考生可以根據新排名和首輪投檔分數線進行填報,從而被成功錄取。
2、把握好錄取分數變化。
一般來說,征集志愿的投檔分數要比首輪投檔分低,錄取分數也會有相應的下降,尤其是征集人數名額多的院校。在進行征集志愿的時候,部分院校會降分錄取,以便更好地完成招生計劃。但這并不代表所有的院校都會降分錄取,部分院校的征集志愿投檔分數線反而會升高,錄取分數也會有相應的上漲。
這是因為院校實力強,征集名額少,考生集中報考,從而提高了錄取分數。因此,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選擇征集人數多、錄取分數低的院校做保定,確保自己能夠考上大學。
3、慎重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需要征集志愿的專業都是相對比較冷門的專業,好專業在首輪錄取中基本上已經招滿人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差”專業。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需要慎重選擇服從專業調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衡量,避免盲目選擇。
如果考生成績相對較好,不想讀下一批次的院校,或者沒有填報下一批次的志愿,那考生就要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如果考生分數較低,而且同時填報兩個批次志愿,那考生可以考慮不選擇服從調劑,征集志愿錄取失敗并不會影響后續批次的錄取。
1、先查詢錄取結果再填報征集志愿。
2、填報征集志愿時注意多次征集的情況。
3、征集志愿階段,高校的錄取分數未必會降低。
4、征集志愿不能僅參考高校正常錄取階段的錄取分數。
5、填報征集志愿時不盲目擠“熱門”高校和專業。
目前征集志愿一般分為兩次,其中第一次高校招生是不存在降分之說的,就是單純的再一次報考志愿,考生如果第一次報考偏高的話這一次可以選擇合適的學校報考。至于第二次征集志愿才會出現降分,教育部規定征集志愿降分不得超過20分,具體降低多少分還要看學校的招生情況。
一般來說一本二本招生降低分數比較少一些,稍微調整,三本大專降低的分數會稍微多一些;公辦高校降低的比較少,民辦高校降低的多。至于征集志愿的學校需要考生登陸考試院招生網站,根據招生辦發布的院校信息自行挑選。降低多少分的話還需要看學校具體的招生情況,每年都是不固定的。
征集志愿階段,院校的錄取分數不一定會降低,因為造成院校招生缺額的原因各有不同,也不乏好學校需要征集志愿。
如果降分,降分程度也是根據院校的缺額程度、報考人數來確定的。
各省對各批次對參加征集志愿的對象有明確規定。另外需要注意征集志愿填報的一些細節,一是認真分析退檔原因(分數未達到錄取分數線滑檔、專業未服從調劑、單科成績、身體條件等),吸取經驗教訓。二是認真研究錄取分數線,查看今年院校分數線和近三年錄取分數線及位次,征集志愿的院校未必降分錄取,大家要慎重。
山東高考志愿96個平
時間:2024-06-15 09:0:04安徽高考志愿填報流
時間:2024-06-15 09:0:02安徽高考提前批和普
時間:2024-06-15 09:0:24往年招不滿人數的大學有哪
時間:2024-06-13 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