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79分能上什么大學,但是如果想報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報的相關知識,對如何選擇大學和高考志愿錄取規則與錄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報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報的技巧與方法,數據+方法,才可以將志愿報好。本文李老師根據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系統篩選出了高考579分能上的具體大學名單。
新高考考579分能上的大學名單具體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陜西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河海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
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 一般考生填報志愿,大多是根據高考成績排名和歷年錄取情況來衡量自己的志愿填報情況,而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系統為這個過程賦予了科學化和數字化。讓考生不再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是能夠以分數為基礎,盡量使志愿填報更符合自身性格和興趣,使志愿填報更科學。該系統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統,也是被他們推薦給學生使用的系統,小巧速度快、數據準確、概率值合適,基本上80%的高三學生會使用這個系統。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序號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數 | 最低位次 | 公辦/民辦/本科/專科 | 院校類型 |
---|---|---|---|---|---|---|---|---|
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2 | 579 | 1184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 | 上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589 | 10295 | 公辦/本科 | ||
3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8 | 1045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4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北京 | 2022 | 579 | 1184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北京 | 2022 | 573 | 1279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2 | 584 | 11096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7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2 | 585 | 10921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8 | 陜西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8 | 1045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72 | 1295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0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78 | 1200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1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87 | 106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2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78 | 1200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3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80 | 1170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4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81 | 1154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5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85 | 1092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6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87 | 106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7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71 | 1310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18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71 | 1310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19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76 | 12334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0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5 | 1092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1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6 | 1075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2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569 | 1340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3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576 | 1233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4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577 | 1218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5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578 | 1200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6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2 | 570 | 1325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7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2 | 585 | 1092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8 | 北京語言大學 | 北京 | 2022 | 587 | 10606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29 | 東北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69 | 1340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30 | 東北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6 | 1075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31 | 南京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2 | 573 | 12798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32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71 | 1310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3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89 | 1029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4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572 | 1231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5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4 | 1040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36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4 | 1040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37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北京 | 2021 | 579 | 1116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8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北京 | 2021 | 584 | 1040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9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北京 | 2021 | 582 | 1070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0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1 | 572 | 12316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41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1 | 574 | 11970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42 | 深圳大學 | 北京 | 2021 | 577 | 11480 | 公辦/本科 | ||
43 | 陜西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6 | 1012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44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70 | 1261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5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71 | 1245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6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83 | 1055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7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83 | 1055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8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89 | 965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9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73 | 1214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0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78 | 1131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1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79 | 1116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2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85 | 102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3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89 | 965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4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69 | 1276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5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70 | 1261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6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70 | 1261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7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74 | 1197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8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2 | 1070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9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3 | 1055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0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7 | 996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1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1 | 572 | 1231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2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1 | 575 | 1182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3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1 | 582 | 1070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4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577 | 1148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5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585 | 102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6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585 | 102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7 | 東北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73 | 12147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8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80 | 1099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9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571 | 14096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70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586 | 11484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71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0 | 1247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72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1 | 1227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73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北京 | 2020 | 584 | 118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4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北京 | 2020 | 584 | 118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5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0 | 577 | 13008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76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0 | 580 | 12475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77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0 | 586 | 11484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78 | 天津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584 | 11806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79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80 | 1247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0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86 | 1148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1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89 | 1097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2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80 | 1247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3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83 | 1197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4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85 | 1163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5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87 | 1131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6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2 | 1392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87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3 | 13736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88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4 | 13522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89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8 | 1285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0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9 | 1265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1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3 | 1197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2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5 | 1163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3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6 | 11484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4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0 | 574 | 1352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5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0 | 581 | 1227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6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0 | 584 | 118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7 | 東北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4 | 13522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8 | 東北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9 | 1265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9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81 | 1227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00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84 | 118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高考志愿填報十大誤區
1、一門心思奔名校
請注意:“名牌”大學并非都是優勢專業!
有的考生父母認為志愿填報就是填報院校,一份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才能代表成功。
不可否認,“211”、“985”、“雙一流”高校在硬件、軟件上都相對較優越,能考上名牌大學固然是好事,但完全從“名牌”出發選擇高校,不考慮其他因素,則是不明智的。
因為“名牌”大學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而普通高校也不乏一些有特色、實力強的專業。
因此,在填報志愿時,父母不要只考慮“名校”,走出非“名校”不報的誤區。
2、不仔細看招生章程
填報志愿別冷落了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注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經批準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有上述可見,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徑,是填報志愿不可或缺參考資料。
3、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
不同志愿填報方式要區別對待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間拉開梯度是非常重要的。
平行志愿的實行雖然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但同時也更突出了高考分數的作用。
以6個院校志愿為例,志愿原則應符合沖、爭、穩、守、保、墊,就是要求考生合理組合志愿,以提高每個志愿的有效性。
4、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
“冷熱”結合對考生更有利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經常會存在一個誤區:盲目擁擠熱門專業。小編也經常收到提問“今年什么專業熱”,“什么專業是好專業?”,實際上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冷熱的差異。盲目報考熱門專業,對考生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首先,熱門專業分數高,競爭激烈,如果成績不太突出,競爭實力并非很強的學生在擠熱門專業時,容易落榜。
即使僥幸被院校錄取,由于熱門專業里人才濟濟,自身實力不是很強的話,在就業選擇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難占得優勢,搶得先機。
正確的做法應是選擇“熱門專業”而又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5、只憑名稱來選擇
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似,實則存在很大的差異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的另外一個誤區是,喜歡憑著專業名稱來選擇專業,而對專業內容一概不知。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似,但實則存在很大的差異。
6、不服從專業調劑
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可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
當考生在報考某院校時分數不占優勢(達到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填寫“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意味著學校將會作退檔處理。
每年高招錄取過程中,都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專業志愿沒有拉開梯度,或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且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落榜。
對待是否服從所報院校的專業調劑,考生要統籌考慮。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的準備,甚至有可能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但若不服從專業調劑,則有可能失去了進入這個學校的機會。
7、平行志愿沒有風險
平行志愿雖然在一定層面上減少風險,但不代表不存在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被退檔的風險
被退檔的理由大致有:目標太高,且不服從調劑;考生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填報的專業要求;單科成績過低,不滿足專業對部分單科的要求。
2、定位不準確的風險
一種情況是院校定位太高,院校志愿投檔分均高于自己的高考分,導致無法被投檔;還有一種情況,院校定位過低,失去了沖更好院校的機會。
3、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梯度的風險
院校志愿梯度要根據高考分數和志愿個數來決定,不能過小,過小會導致沒有梯度,造成志愿浪費;也不能過大,過大容易浪費考生的分數,除非在這個區間沒有考生適合報考的院校。
8、選擇專業時不考慮興趣和特長
選擇符合考生特性的專業,揚長避短,才能促進其學有所成
在選擇高考志愿時,父母固然要考慮到孩子將來的職業規劃,但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他的自身特性。
選擇符合考生特性的專業,揚長避短,才能促進其學有所成,為將來獲得一個理想的職業創造條件,這才是最佳選擇。
9、填報志愿是家長的事
把志愿決定權還給孩子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學,而且最好能進名牌大學讀書。這種愿望會在孩子填報志愿的問題上充分表露。
有些父母主觀決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興趣、愛好,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在填報志愿的問題上分歧很大,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壓力。
在填報志愿的整個過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參謀,應該把填報志愿的決定權還給孩子。
考入什么樣的學校,上什么專業,將來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學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如果父母代為選擇的專業孩子不喜歡,甚至一點興趣都沒有,將來上大學就會造成一個被動狀態,學習積極性會受到打擊。
父母關心孩子的未來發展,并對志愿填報十分重視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畢竟閱歷豐富,有社會經驗,把該說的話都說到了,也完全應該。但是應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
10、按照往年錄取分數來填報
高校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
“老師,今年xx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多少啊?”“我這個分數,能上xx學校嗎?”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報期間,分數是考生和家長們咨詢我們最多的題目。
家長會把分數誤當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數“對號進座”。
實際上,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自然形成的,錄取結束前誰都無法準確知道。
另外,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有的還有“大小年”現象,即一年高,一年低。
可是目前大多家長還是采用"簡單分數法、兩線差分法",跟隨分數變化大,準確性根本不夠!
1、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北京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學校牽頭的“2011計劃”“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是國家首批14個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之一。學校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首輪建設任務已順利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學科領域建設得到評審專家高度評價。學校在被稱為“學府勝地”的北京市海淀區建有東西兩個校區,總面積近1000畝,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2015年9月,位于山東省威海市的威海校區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學校在河北省黃驊市建設北京交通大學海濱軌道交通研發實驗基地,占地面積233畝;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著力打造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以及國際教育培訓的示范區。學校各校區均具有完善的教學、科研設施,校園環境優美。威海校區是應威海市人民政府盛邀,為適應國家
2、陜西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教師的搖籃”。學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陜西省立師范專科學校,1954年更名為西安師范學院,1960年與陜西師范學院合并,定名為陜西師范大學,1978年劃歸教育部直屬。建校70多年來,學校秉承“西部紅燭精神”和“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優良傳統,立足西部,服務全國,已發展成為一所有重要影響的性一流師范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47.1萬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擁書自雄”的學風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風。現任黨委書記李忠軍教授,校長游旭群教授。學校位于古都西安,占地面積2800余畝,建有長安、雁塔兩個校區。長安校區是學校的主校區,主要承擔本科三、四年級和研究生的教育培養任務;雁塔校區主要承擔本科一、二年級基礎課和通識課教學以及教師教育、繼續
3、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創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術、教育相結合的多科性市屬重點大學。1981年成為國家教育部批準的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年通過國家“211工程”預審,正式跨入國家二十一世紀重點建設的百所大學的行列。2017年9月,學校正式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8個學科躋身2020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前500,位列QS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第32,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6個學科進入ESI前1%。學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東臨東四環南路,西鄰西大望路,南抵雙龍路,北望平樂園小區;另有中藍、管莊、花園村、琉璃井、惠新東街和通州6個校區;占地面積96.0151萬平方米。學校下設17
4、河海大學:河海大學是一所擁有百余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實施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雙一流”學科建設以及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來,學校在治水興邦的奮斗歷程中發展壯大,被譽為“水利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和水利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學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設有西康路校區、江寧校區和常州校區,占地面積2462畝。河海大學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開創了中國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張聞天、沈澤民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學,并從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與東南大學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學土木工程系(后歷經江蘇大學工學院土木系、中央大學工學院水利組、中央大學水利系、南京大學水利系等多次更名)。195
5、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創辦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學院,是新中國為“培養尖端科學發展所需的高級化工技術人才”而創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化工大學肩負著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原創性高新技術開發的使命。北京化工大學經過60余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哲學、醫學等學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點大學,形成了從本科生教育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動站以及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人才培養格局。目前,學校共設有15個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約15300人,研究生約8100人(其中博士約1100人),函授、夜大等繼續教育學生約2700人,留學生約460人。學校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時間:2023-09-24 10:0:45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時間:2023-09-24 10:0:40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時間:2023-09-24 10:0:31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時間: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