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80分能上什么大學,但是如果想報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報的相關知識,對如何選擇大學和高考志愿錄取規則與錄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報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報的技巧與方法,數據+方法,才可以將志愿報好。本文李老師根據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系統篩選出了高考580分能上的具體大學名單。
新高考考580分能上的大學名單具體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陜西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河海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庫專業庫和職業庫的查詢功能,院校庫內包含全國30個省份的所有統招院校;專業庫內包含本科和專科的所有專業信息,職業庫內包含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的全部職業信息。內設篩選功能,北京用戶可通過篩選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序號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數 | 最低位次 | 公辦/民辦/本科/專科 | 院校類型 |
---|---|---|---|---|---|---|---|---|
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2 | 579 | 1184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 | 上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589 | 10295 | 公辦/本科 | ||
3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8 | 1045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4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北京 | 2022 | 579 | 1184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北京 | 2022 | 573 | 1279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2 | 584 | 11096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7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2 | 585 | 10921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8 | 陜西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8 | 1045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72 | 1295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0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78 | 1200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1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87 | 106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2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90 | 1013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3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78 | 1200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4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80 | 1170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5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81 | 1154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6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85 | 1092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7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87 | 106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8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71 | 1310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19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71 | 1310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0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76 | 12334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1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5 | 1092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2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6 | 1075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23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576 | 1233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4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577 | 1218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5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2 | 578 | 1200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6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2 | 570 | 1325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7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2 | 585 | 1092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8 | 北京語言大學 | 北京 | 2022 | 587 | 10606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29 | 東北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86 | 1075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30 | 南京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2 | 573 | 12798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31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71 | 1310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2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2022 | 589 | 1029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572 | 1231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4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4 | 1040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35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4 | 1040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36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北京 | 2021 | 579 | 1116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7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北京 | 2021 | 584 | 1040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8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北京 | 2021 | 590 | 950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9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北京 | 2021 | 582 | 1070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0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1 | 572 | 12316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41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1 | 574 | 11970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42 | 深圳大學 | 北京 | 2021 | 577 | 11480 | 公辦/本科 | ||
43 | 陜西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6 | 1012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44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70 | 1261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5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71 | 1245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6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83 | 1055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7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83 | 1055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8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89 | 965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9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73 | 1214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0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78 | 11319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1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79 | 1116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2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85 | 102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3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89 | 965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54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70 | 1261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5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70 | 1261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6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74 | 1197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7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2 | 1070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8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3 | 1055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59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87 | 996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0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1 | 572 | 1231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1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1 | 575 | 1182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2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1 | 582 | 1070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3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577 | 1148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4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585 | 102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5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585 | 1026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6 | 西南交通大學 | 北京 | 2021 | 590 | 950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7 | 東北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73 | 12147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8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80 | 1099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9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571 | 14096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70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586 | 11484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71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0 | 1247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72 | 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1 | 1227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73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北京 | 2020 | 584 | 118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4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北京 | 2020 | 584 | 118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5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0 | 577 | 13008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76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0 | 580 | 12475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77 |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 北京 | 2020 | 586 | 11484 | 中外/港澳/本科 | 理工 | |
78 | 天津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584 | 11806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79 | 陜西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90 | 10817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80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80 | 1247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1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86 | 1148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2 | 武漢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89 | 1097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3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80 | 1247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4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83 | 1197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5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85 | 1163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6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87 | 1131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7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2 | 1392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88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3 | 13736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89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4 | 13522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0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8 | 1285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1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9 | 1265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2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3 | 1197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3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5 | 1163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4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86 | 11484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5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0 | 574 | 1352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6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0 | 581 | 1227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7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0 | 584 | 118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8 | 河海大學 | 北京 | 2020 | 590 | 1081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9 | 東北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4 | 13522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100 | 東北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79 | 1265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高考填報志愿的方法與技巧
1、選擇服從專業調劑:服從專業調劑是給自己多一層保障;畢竟每年因為不服從調劑而被退檔的考生是非常多的,所以不論是對于重視專業還是重視學校的考生來說,服從專業調劑是可以直接提高被錄取的成功率的,從而也避免了被退檔的情況出現。
2、合理安排院校梯度和順序:考生-定要考慮“沖一沖”、“穩一穩”,更需要考慮“保一保”,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的院校;以及考生也需要盡量將平行志愿全部填滿;畢竟平行志愿可以填報多所院校,所以為了保障不會出現滑檔的情況,還是比較建議考生盡量將所有院校志愿填滿,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
3、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不論是擁有了目標院校和專業,都是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填報志愿,如果自身的高考成績達不到目標院校,那么即便填報也不會被錄取,所以說要根據實際成績填報院校;以及興趣愛好次之。
4、以分數優先:高考成績才是決定填報志愿的硬性條件,畢竟分數達不到基本要求那么無論多好的技巧都不會被錄取。高考總成績才是決定你填報志愿的重要性因素,畢竟分數達不到院校要求,就只能面對滑檔的情況。
5.以專業優先:很多考生在高三就有了自己的興趣專業,這個時候只要分數符合條件的話是完全可以將該專業和院校放在第一志愿,畢竟有興趣才是學習的最大動力的源泉。
6、以院校優先:只看重院校各項實力,尤其是像985/211重點大學,完全可以選擇直接報考,這樣說對于專業上就可以選擇不挑剔,畢竟好的高校在畢業后是具有工作最大的一個敲門磚。
1、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教授為首任校長。現任黨委書記為呼文亮研究員,校長為我國著名分子神經生物學家饒毅教授。 學校校本部設有11個學院、1個研究中心和1所附屬衛生學校,包括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中醫藥學院、醫學人文學院、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學院、燕京醫學院,腦重大疾病研究中心,附屬衛生學校。學校現有21所臨床醫學院(其中19所為附屬醫院),包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第三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第四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第五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第六臨床醫學院)、附屬復興醫院(第八
2、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學校辦學歷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辦學123年特別是近70年來,學校共培養了60余萬名高級專門人才,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已成為我國“三大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學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碩士生18000余人,留學生1700余人。學校經過長期的育人實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體系:構筑了“建設讓人民滿意、讓世人仰慕的優秀大學”的大學理想,鑄就了“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確立了“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辦學理念,樹立了“實施卓越教育、培養卓越人才、創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觀。學校致力于為社會培養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領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學
3、首都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建于1954年,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師范,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北京市與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學校現有學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語、藝術等,六十多年來已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二十余萬名,是北京市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學校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博士點102個,博士后流動站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碩士點142個,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8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學科12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建設學科13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培育學科4個,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建設北京國家應用數學中心1個,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民政部重點
4、東北師范大學: 巍巍東師,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澤東主席接見延安大學校院主要領導干部,指示學校向東北遷移,創辦“新型的東北大學”。1946年2月東北大學在本溪建校,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創建的第一所性大學。1949年7月定址于長春。1950年4月更名為東北師范大學。1996年9月成為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選國家教師教育“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兩區辦學,專業合理。學校現有自由校區和凈月校區。全日制在校學生26997人,專任教師1671人,其中教授511人,副教授645人。學校設有22個學院(部),81個本科專業,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2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以及2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
5、南京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是首批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省政府共建醫學院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創建于1934年,時名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7年,由鎮江遷至南京,更名為南京醫學院。196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六年制醫藥院校。1981年,被批準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 學校設有19個學院(包含康達學院),擁有15家承擔臨床駐點班教學的性及專科性附屬醫院。學校校本部現有在職教職工1800多人,其中學校編制專任教師986人。有教授313人、副教授268人,有博士生導師759人、碩士生導師2477人。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科學院院士5人(包括雙聘院士3人),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8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 “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時間:2023-09-24 10:0:45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時間:2023-09-24 10:0:40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時間:2023-09-24 10:0:31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時間: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