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為樞密院、政事堂,“三司”為度支、戶部、鹽鐵。樞密院,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軍事機構,唐始設樞密使,掌文書,以宦官任之。后唐改稱樞密院,樞密使輔佐宰相,分掌軍政。宋設樞密院與“中書”分掌軍政大權,號稱“二府”。
1、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和支調,故名。魏晉始,大司農厲下已有度支中郎將、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等官名。南北朝以度支尚書領度支、金部、倉部、起部等曹.隋朝實行“五省注部制",尚書省設有度支部,為六部之一,583年改稱民部。
度支部為國家財計主管機構,度支尚書掌握國家財計大權,其所屬有度支(本聞)、倉部、左戶、右戶、金部、庫部六個職能部門。度支本司為會計核算的主管機構。唐朝改民部為戶部,下有度支郎中,掌管全國的財政預算和會計核算,是唐代最高的會計主管部門,總管全國會計事務。
2、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
其職能大致相當于現代的民政部和財政部。戶部起源于先秦《周莊》記載此職為“地官大司徒”;秦為“治粟內使”,兩漢稱“大農令”和“尚書民曹”,三國至唐稱“度支”“左民”“右民”等。
唐永徽年初因避諱太宗皇帝世民名諱改稱“戶部”,至清光緒末年,改“戶部”為“度支部”,管田賦,關稅,厘金,公債,貨幣及銀行等。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