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子男出自《禮記?王制》,是一套針對古代等級劃分的制度。公、侯、伯、子、男分別對應五種爵位,而爵位是由皇帝冊封,一般是會賞給國戚功臣。西周到春秋戰國,一般是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個等級,其中王最大男爵最小。
“公侯伯子男”是中國古代的爵位制度,而在西方也有公爵、伯爵或男爵的等級特權制度。
“公侯伯子男”是中國最早實行的爵位制度。據《通典?職官?封爵》載:“黃帝時,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唐虞夏:建國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周公居攝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孟子?萬章篇》說:“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達于天子,附于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士受地視子、男。”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