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或已依法征收的外,均屬于集體所有,農民使用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都屬于集體所有。
集體土地定義
集體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叫做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土地。這里的集體,是專指鄉(鎮)、村,村民小組等類同性質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的所有權,其他任何集體對土地沒有所有權,農村的土地(包括城市郊區),除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或已依法征收的外,均屬于集體所有,農民使用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都屬于集體所有。
集體土地是中國土地所有制的一種形式。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主體是農民集體,而不是集體經濟組織。
中國實行土地的公有制,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二種形式。
集體土地所有權
集體土地所有權屬于集體所有權的一種,是指一定地域范圍的農民集體對其土地所享有的占有、支配、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我國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和合作化運動的產物,對于發展農村和農業生產力,以及當前城鎮化條件下確保農民在徹底離開土地之前不會永久喪失土地,具有重要意義。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