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滑檔的概率并不大。只要掌握合理志愿填報方法,就可以有效避免滑檔,志愿要有梯度,所報考的平行志愿要有一定的梯度。
一般來說,如果考生參考近三年的錄取數據及自己的高考分數,合理的分配沖穩保的院校及專業,平行志愿滑檔的概率不會很大。但如果考生一心執著于報考心儀的大學,并且高考成績又不算太高,在同一批次考生中分數沒有什么競爭優勢,仍然孤注一擲將六個平行志愿都填成沖一沖的學校,那平行志愿滑檔的概率就比較大了。
高考志愿滑檔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考生的實際成績水平和報考院校的要求有著較大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就會選擇報考自己能夠實現的院校,從而導致報考志愿滑檔。其次,有些考生報考的高校要求,也超過了自己的實際成績水平,因此也會出現高考志愿滑檔的現象。
1、政策性滑檔
由于高考志愿中,投檔都是按照120%或是105%進行的,每個批次的控制線也是按照投檔的比例進行劃分的,也就說批次線上的學生本身就存在滑檔的問題。只不過需要看投檔比例,大的話滑檔比例就大,比例小的話,滑檔比例也會小。
2、志愿填報失誤
有的考生在志愿填報時,只看高層次大學,只報熱門專業,而忽視了自己的高考成績這個志愿填報的基礎,盲目選擇超過自已成績的院校。另外,身體條件不符合學校專業要求,而又不服從調劑的考生也會有滑檔概率。
1、熟悉政策:考生家長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像常識、動態、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長起碼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幾個批次志愿,每個批次需要填報幾所志愿學校,可以報考幾個專業等等。
2、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等。還可以參考一些與高考相關的博客、論壇、家長圈,相互交流獲得專業知識。
3、準確定位:定位是填報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填報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學校、區甚至整個省市所處的位置。
4、知己知彼: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還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提檔線、專業線、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學科特長、就業及深造情況等等。
5、初選志愿:“初選志愿”是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完成第三、四兩步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愿應該已有方向了。這時,考生可以大致劃定一些在你省有招生計劃的院校,并認真閱讀招生章程,比較各院校之間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數據,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高考模擬填報志愿的作用是
時間:2024-05-22 15:0:10本科二批a段和b段區別是什么
時間:2024-05-22 15:0:01高考學生營養食譜大全
時間:2024-05-22 15:0:43自由投檔是不是滑檔了 被錄
時間:2024-04-06 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