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大學在不同的省份錄取分數線都不一樣,本期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關于中南民族大學在重慶高考最低錄取分數線的知識,具體中南民族大學的所有歷年在重慶錄取最低分和錄取專業分數線可參考聚志愿高考大數據查詢系統。
根據聚志愿高考大數據查詢系統,中南民族大學在重慶2020年高考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07分,最低錄取位次為38626位;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17分,最低錄取位次為34045位;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85分,最低錄取位次為49362位;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9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46888位;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5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7616位;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66分,最低錄取位次為5397位;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3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1851位;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4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9612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 | 省控線 |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07 | 38626 | 30 | 500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17 | 34045 | 50 | 500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85 | 49362 | 26 | 411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90 | 46888 | 60 | 411 |
重慶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53 | 7616 | 23 | 536 |
重慶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66 | 5397 | 11 | 536 |
重慶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33 | 11851 | 36 | 443 |
重慶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43 | 9612 | 11 | 443 |
重慶 | 理科 | 2019 | 本一 | 525 | 40008 | 50 | 525 |
重慶 | 理科 | 2019 | 本一 | 555 | 25707 | 27 | 525 |
重慶 | 理科 | 2019 | 本二 | 511 | 47148 | 59 | 435 |
重慶 | 理科 | 2019 | 本二 | 520 | 42649 | 29 | 435 |
重慶 | 文科 | 2019 | 本一 | 555 | 7292 | 20 | 545 |
重慶 | 文科 | 2019 | 本一 | 562 | 5939 | 13 | 545 |
重慶 | 文科 | 2019 | 本二 | 535 | 11964 | 40 | 458 |
重慶 | 文科 | 2019 | 本二 | 541 | 10381 | 14 | 458 |
重慶 | 理科 | 2018 | 本一 | 555 | 25340 | 39 | 524 |
重慶 | 理科 | 2018 | 本二 | 502 | 48336 | 93 | 428 |
重慶 | 理科 | 2018 | 本二 | 514 | 42880 | 30 | 428 |
重慶 | 文科 | 2018 | 本一 | 537 | 6609 | 29 | 524 |
重慶 | 文科 | 2018 | 本二 | 513 | 12087 | 42 | 434 |
重慶 | 文科 | 2018 | 本二 | 514 | 11789 | 12 | 434 |
重慶 | 理科 | 2017 | 本一 | 520 | 26559 | 35 | 492 |
重慶 | 理科 | 2017 | 本二 | 473 | 46035 | 96 | 395 |
重慶 | 理科 | 2017 | 本二 | 480 | 42947 | 30 | 395 |
重慶 | 文科 | 2017 | 本一 | 539 | 6615 | 24 | 525 |
重慶 | 文科 | 2017 | 本二 | 509 | 13023 | 47 | 436 |
重慶 | 文科 | 2017 | 本二 | 512 | 12284 | 12 | 436 |
重慶 | 理科 | 2016 | 本一 | 527 | 33814 | 32 | 525 |
重慶 | 理科 | 2016 | 本二 | 493 | 49498 | 124 | 416 |
重慶 | 理科 | 2016 | 本二 | 508 | 42455 | 30 | 416 |
重慶 | 文科 | 2016 | 本一 | 532 | 7894 | 20 | 527 |
重慶 | 文科 | 2016 | 本二 | 510 | 13003 | 52 | 435 |
重慶 | 文科 | 2016 | 本二 | 518 | 10989 | 8 | 435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創建時間 | 1951年 |
博士點數 | 2 | 隸屬于 | 國民委 |
碩士點數 | 40 | 招辦電話 | 027-67842763 |
學校類型 | 綜合 | 學校網址 | http://www.scuec.edu.cn/s/1/t/560/main.htm |
所處城市 | 武漢市 | 辦學層次 | 藝術 |
中南民族大學是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白云黃鶴的故鄉——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始終堅持黨的民族工作規律與高等教育規律相結合,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相結合,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規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辦好民族院校的新路子,學校的各項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
學校占地1550余畝,校舍面積100萬余平米,館藏圖書697余萬冊,擁有全國高校第一家民族學博物館。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季,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筑鱗次櫛比,湖光山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教學、科研和生活的優美環境。
辦學基礎穩步夯實。學校現有56個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預科等各類學生27000余人,少數民族學生比例超過60%。學校現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4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專業型碩士點,授權學科覆蓋了除軍事學之外的其他全部12個學科,擁有涵蓋10大學科門類的84個本科專業。2018年1月,學校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中民族學、化學和藥學3個學科入選“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2017年,民族學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排名全國第3。2015年,化學學科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現有在編在崗教職工2135人,各類專任教師1429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50.6%。172人入選國家級或省部級人才計劃。近五年學校獲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988項,其中,國家自科、社科基金286項;爭取科研經費2.8億元,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06項。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多年來保持在湖北省高校前4名,湖北省社科基金立項數連續三年居全省前2名,一大批高質量調研成果得到中央領導同志批示和上級有關部門肯定。學校建成“武陵山減貧與發展2011協同創新中心” 等39個省部級科研機構(實驗室、基地、中心)。在中國校友會大學排名全國167位,在自然指數中國內地高校排行榜排名139位,全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排行榜86位。
學校影響不斷擴大。2012年,學校獲批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獲批單位,也是委屬高校中唯一獲批單位;2016年,學校順利完成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本科教育教學受到教育部專家的高度評價。2017年8月,學校獲評“全國創新創業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學校人才培養成果入選“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建校67年來,學校累計培養了14萬余名各民族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包括“”、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獲得者85級化學系校友向文勝,全國人大代表、優秀基層工作者代表87級歷史系校友王瑞霞等。學校承擔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利用自身科研優勢建設多個服務民族地區產業發展平臺, 推進國家民委派駐武陵山片區聯絡員、“1221”精準扶貧聯系村、駐村扶貧工作隊、“616”對口支援長陽縣、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程、定點幫扶恩施市基礎教育暨龍馬民族學校、博士服務團、“三萬”活動、科技副縣長、基層高質量發展專才支持計劃等“十大工程”,累計派出干部、教師125人次,投入各類扶貧專項資金4000余萬元,先后與恩施州、銅仁市、張家界市、湘西州、懷化市、黔西南州等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加強與武陵山片區、巴林右旗、德保縣、樂安縣等地區在人才培養、智庫服務、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民族文化建設、農產品銷售渠道拓展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學校與境外50余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與合作關系, 與重慶大學等數十家國內高校開展聯合培養、互訪互學等深度合作。2008年建立委屬高校第一所孔子學院,近年,學校受孔子學院總部委派開展多場文藝巡演。
立德樹人成效顯著。學校堅持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以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學校多次被湖北省委評為“先進黨委中心組”“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連續16年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連續多年獲得教育部、湖北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涌現出了“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標兵”“湖北省十佳班主任”“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大批優秀師生代表。學校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大力開展“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教育,與國家民委共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研究中心”,建設《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國家級精品課程, 創辦“少數民族學生骨干訓練營”,開辦 “西部少數民族卓越行政管理人才實驗班”和“西部少數民族卓越法律人才實驗班”。2016年,學校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高校”。
學校堅持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和民族工作重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辦學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勇于創新,大力實施“質量立校、學科興校、人才強校、特色榮校”戰略,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學,培養擔當“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大任的時代新人。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預估
時間:2024-06-14 06:0:57內蒙古工業職業學院預估分
時間:2024-06-04 08:0:10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
時間:2024-06-02 19:0:2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
時間:2024-06-02 1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