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多少分上大學 > 正文

廣東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附2016-2020最低錄取分數線

更新:2023-09-17 13:13:34 高考升學網

每所大學在不同的省份錄取分數線都不一樣,本期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關于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在廣東高考最低錄取分數線的知識,具體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的所有歷年在廣東錄取最低分和錄取專業分數線可參考聚志愿高考大數據查詢系統。

一、廣東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根據聚志愿高考大數據查詢系統,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在廣東2020年高考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3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92639位;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3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92639位;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4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80483位;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52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65360位;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44分,最低錄取位次為89277位;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44分,最低錄取位次為89277位;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69分,最低錄取位次為67258位;

二、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在廣東歷年錄取最低分數據統計

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批次分數線錄取位次錄取數省控線
廣東理科2020本科4301926391330410
廣東理科2020本科430192639199410
廣東理科2020本科440180483100410
廣東理科2020本科4521653601131410
廣東文科2020本科444892771941430
廣東文科2020本科44489277260430
廣東文科2020本科469672581681430
廣東理科2019本科390208200100390
廣東理科2019本科4081864881351390
廣東理科2019本科408186488211390
廣東理科2019本科4351506001140390
廣東文科2019本科474846222053455
廣東文科2019本科47484622267455
廣東文科2019本科495621751786455
廣東理科2018本科4001769771616376
廣東理科2018本科400176977220376
廣東理科2018本科4221520031396376
廣東文科2018本科467776242095443
廣東文科2018本科46777624270443
廣東文科2018本科485613711825443
廣東理科2017本二3861732481584360
廣東理科2017本二386173248222360
廣東理科2017本二4071495271362360
廣東文科2017本二433803031939418
廣東文科2017本二43380023273418
廣東文科2017本二447670291666418
廣東理科2016本二4101770491619402
廣東理科2016本二410177116226402
廣東理科2016本二4281536371393402
廣東文科2016本二428862292025417
廣東文科2016本二42885807275417
廣東文科2016本二439743361781417

三、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簡介

| 院校屬性:

是否是985是否是211
是否是雙一流創建時間1986年
博士點數-隸屬于教育廳
碩士點數-招辦電話0760-88888611、0760-88888612
學校類型理工學校網址http://www.zsc.edu.cn/
所處城市中山市辦學層次

| 學校詳情: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為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舉辦方為中山市人民政府,合作方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建校至今已有33年的辦學歷史。前身為1986年成立的中山大學孫文學院;1995年,學校更名為中山學院,實行省市共管,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2002年至今,中山市人民政府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舉辦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2016年,學校被遴選為“廣東省首批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同時也成為省內同類院校中唯一一所“省市共建”高校;2018年,學校被遴選為省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建設高校。

學校坐落于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城區中心地段的蓮峰山上,校園環境清幽,書香濃郁,被譽為“城市中央的花園大學”。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始終順應國家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興校”三大核心戰略,堅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自主創新和服務地方能力”雙輪驅動,深入推進落實“省市共建”、“應用型轉型試點建設”和“沖補強”提升計劃各項任務,以教育服務地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宗旨,集中優勢力量和資源,選準方向、抓好重點,創新機制,加快將學校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珠三角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人數1.9萬人,錄取分數、投檔率位居同類院校前列。設有電子信息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材料與食品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經貿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等11個二級學院(教學部)。

(一)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41個本科專業,逐步形成了以電子類專業,工、管為主干,工、管、經、理、文、法、藝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計算機應用技術”被評為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被評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被評為廣東省重點培育學科,省重點學科數量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 “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電子商務”、“英語”、“日語”、“商務英語”和“產品設計專業”等10個專業被評為廣東省優質專業。2018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和“軟件工程”2個專業通過IEET工程教育認證。

(二)不斷提升的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凸顯“實踐+創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構建了包括“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多元教育”的“三階段培養、多路徑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全過程、階梯式、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及多樣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等立項,省級及以上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3項、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9個、省級精品開放課程26門和省級“質量工程”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50余項。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2018年“創新強校工程”考核結果位居全省同類院校第一位。

學校形成和搭建了創新創業基礎教育、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創業種子基金、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等特色鮮明的教育和實踐平臺。近年立項30余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60余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全國及省級大學生各類學術、科技等競賽獎項千余項。一批學生考取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重點高校碩士研究生,部分學生赴海外深造。學校早在2009年就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獨立學院;2015年,又被評為首批“廣東省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2018年,再次通過復評獲得該稱號。多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穩居廣東省高等院校前列。

2012年起,學校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已累計招收研究生156人,77人順利畢業。一批教師作為主導師在電子科技大學招收研究生。2015年3月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中山)落戶我校,已招收137人,畢業17人。

學校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近年來獲得全國及省級大學生學術、科技、文體等競賽獎項千余項。美育成績突出,原創舞蹈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等獎項,并多次登上央視舞臺。

(三)高水平的自有師資隊伍

學校目前教職工1000余人,建有一支具有高職稱、高學歷、高素質的自有教師隊伍。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占40%以上,具有博士以上學歷教師占比約40%,擁有一批南粵優秀教師、中山市優秀拔尖人才和中山市優秀教師。同時,學校聘請了100余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兼職及客座教授。近年來,學校以多種方式加強高端人才引進,成功雙聘一批國家級人才,全職引進一批博士和副高以上高層次人才。同時加強內培養,師資數量和高級職稱晉升人數均位居省內同類高校前列。

(四)結合產業的科學研究

學校瞄準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和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積極融入以企業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近年來共承擔各類科研和社會服務項目1000余項;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1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00多項。近年來的年均到帳科研經費逾千萬元,2018年達3500萬元;獲授權專利478件,其中發明專利65件;發表學術論文2400多篇(其中有一大批論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錄)。一批科研成果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山市科技進步獎等獎項,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學校建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分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地方民間智庫等等。2016年,依托學校重點優勢學科,成立了公共服務創新平臺——“中山市產業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建立后,組建了“中山市智能技術與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至今已與百余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引入企業科研項目超百項,帶動企業新增產值超10億元。

(五)不斷增強的社會服務能力

學校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建隊伍、拓渠道,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服務、政府咨詢服務、文化創新普及服務等社會服務能力。

在科技創新服務方面,學校構建“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的創新格局,主動對接國家、省市布局的重大研究領域,圍繞產業需求及關鍵核心技術持續攻關。近年來,為企業及政府部門提供技術服務千余項,到校經費超億元,合作企業包括明陽風電、大洋電機、聯合光電等知名企業。近年來學校共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勵350余項,已組建了30多個能夠為中山經濟社會提供有效服務的學術團隊,還有一支由50多位教師組成的省市科技特派員隊伍,進駐市各鎮區、企業,協助解決技術難題。

在資政建言方面,學校相繼成立了 “中山市制度創新研究院”、“中山經濟研究院”、“中山市社會發展研究院”、 “中山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等智庫平臺,為地方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近年來已完成市委市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的相關課題研究近百項。

在文化創新服務方面,學校積極發揮高校文化引領、文化惠民的作用。省級孫中山法治思想研究基地和香山文化研究基地、市級孫中山思想研究所、市級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基地相繼落戶我校。一批教師在舞蹈、美術、攝影、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方面成果豐碩。

(六)廣泛的對外交流合作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英、澳、加、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多所著名大學簽署了多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協議,與10所國外及7所臺灣地區的高校確立了合作關系培養國際化人才,與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帕麗慕達時尚學院開展師生交流與合作。學校注重開拓和提升教師的國際化視野和與國際接軌的能力,每年派出骨干教師到國境外高校進行進修、合作研究;邀請海外專家學者到我校任教、開展學術交流。學校現有聯合培養、海外學期、交流生、短期項目等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合作項目四大類共30項。

(七)優越的求學環境

學校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藏書達240余萬冊;擁有高水平教學實驗室近百間,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近1.2億元;建設有高標準學生公寓及食堂,所有宿舍均裝配空調;設施完善的體育館、運動場及優雅的校園景觀,為學生提供了潛心求學的良好環境。

經過33年的辦學,學校屢獲殊榮,已經成為中國獨立學院中的佼佼者。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立潮頭。學校將進一步深入推進內涵式發展,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最新圖文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預估

時間:2024-06-14 06:0:57

內蒙古工業職業學院預估分

時間:2024-06-04 08:0:10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

時間:2024-06-02 19:0:23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

時間:2024-06-02 19:0:37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52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专区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一本精品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一区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观看 | 一级夜理论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