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大學在省分數線 > 正文

東莞理工學院在廣東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

更新:2023-09-13 10:34:53 高考升學網

一、東莞理工學院在廣東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

根據2020年廣東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東莞理工學院在廣東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理科最低錄取分為469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44395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479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32582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05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01327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08分,最低錄取位次為98002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08分,最低錄取位次為98002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26分,最低錄取位次為77958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27分,最低錄取位次為77087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484分,最低錄取位次為54722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484分,最低錄取位次為54722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508分,最低錄取位次為37101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51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33395名。

二、東莞理工學院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批次分數線錄取位次錄取數省控線
河北理科2020本科5725211021415
河北文科2020本科5461786811465
山西理科2020本一B543297749537
山西文科2020本二A52788047469
山西理科2020本二A516447859449
內蒙古文科2020本二A50785292437
遼寧理科2020本科519347244359
江蘇理科2020本二3311186966313
浙江不限20202段55694375-495
浙江不限20201段-----594
安徽理科2020本二535659978435
福建理科2020本科488490224402
江西理科2020本一5702347420535
山東不限20201段52711919215449
河南理科2020本一5945013237544
河南文科2020本二555226676465
湖北理科2020本二521548966395
湖南理科2020本一5553838621507
廣東理科2020本科527770872096410
廣東理科2020本科5267795880410
廣東文科2020本科51333395416430
廣東理科2020本科508980022697410
廣東理科2020本科50898002601410
廣東文科2020本科5083710130430
廣東理科2020本科505101327201410
廣東文科2020本科484547221011430
廣東文科2020本科48454722595430
廣東理科2020本科47913258286410
廣東理科2020本科46914439530410
廣西理科2020本二526286552353
海南2020本科5751340016463
海南物或化2020本科573137412463
海南2020本科571141052463
重慶理科2020本一5203277610500
重慶文科2020本二5181547310443
四川理科2020本一5694692420529
四川文科2020本二522200766459
貴州文科2020本二537119156463
貴州理科2020本一5132880419480
云南理科2020本二507490334440
陜西理科2020本二454604042350
甘肅文科2020本二507108979439
甘肅理科2020本一4822536216458
甘肅理科2020本二448409588372
青海理科2020本一3681267012352

三、東莞理工學院簡介

東莞理工學院是東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為主,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任名譽校長。學校于1990年籌辦,1992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變更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8年5月提前參加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以良好成績通過,2010年6月與清華大學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準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12年獲批為“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5年9月被確定為廣東省重點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單位,2018年5月被確定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8年5月學校開設國內首個“楊振寧創新班”,2018年10月成立國際聯合研究生院,2018年11月,學校大學科技園被入選“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單位”。從起,獨立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日制學術學位)和環境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籌集社會捐贈教育發展資金6.2億多元(包括現金和實物),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排名34位。

現有松山湖、莞城兩個校區,共占地2340畝,其中松山湖校區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學路1號,占地2000畝(含C23已完成初步規劃方案設計新增地塊370畝及教師村130畝);莞城校區坐落在莞城區學院路251號,占地340多畝;教職工1500多人,其中正高職稱人員160多人、副高職稱人員340多人,博士690多人;有普通全日制學生20338人,成人教育學生13566人,迄今為地方培養各類人才約11萬人。圖書館總建筑面積45020平方米,累計藏書200萬冊,有70個數據庫、172萬冊電子圖書等數字資源;建成萬兆帶寬主干、部分千兆帶寬到桌面的校園網,3.8萬個信息點,建成覆蓋全校的無線校園網,AP數量6300多個。

學校建有17個實驗教學中心,其中10個是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學為重點,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設有18個學院、48個本科專業。學校面向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在12個省(市)部分專業第一批本科招生。

凸顯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學校主動適應和支撐引領社會經濟轉型和產業發展,確立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2018年6月21日,我校作為唯一的地方院校代表,在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做大會發言。開設國內首個“楊振寧創新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東莞理工學院—文華數字化課程中心榮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案例”。2018年獲得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項;承辦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CON賽事,獲得季軍。在“挑戰杯·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中,連續三屆捧回“優創杯”。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創新創業活動,2018年獲廣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高校獎”和1銀3銅的好成績;完善“攀登計劃”學生科技學術孵化平臺,獲批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2018年—2021年)。學校被確定為廣東省教育廳第三批“易班”建設試點高校。編制了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動計劃。招生方面繼續保持良好勢頭,生源質量進一步提升,其中2018年市外理科最低排位較去年提升6978名。2005年以來,學校(含聯合培養基地)共招收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550名,其中已畢業219名,在讀331名;2018年首個博士聯合培養項目正式啟動,協助招收諾丁漢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共7名。學校教師中獲合作高校兼職研究生導師資格160人,博士導師資格26人。歷年畢業生就業率98%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4%以上。

大力開展學科建設工作,打造學科專業集群堅實基礎。瞄準國內外理工科發展前沿,調整優化學科和專業。學校獲批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碩士被增列為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化學工程、電路與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6個廣東省重點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等3個學科納入省教育廳“特色高校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新獲批5個工科專業,理工科專業30個,理工科專業占比為62.5%,理工科專業集成度進一步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得IEET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證書,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化學、軟件工程三個專業完成實地考評。打造“智能制造”龍頭學科集群發展,進一步提高智能制造類專業集聚度,完善現代產業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根據2018“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位居全國第92名、省內第6名,是我校首個進入全國前100名、且排在前50%的學科。

高層次人才資源加速集聚,建設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圍繞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奮斗目標,學校確立了人才強校戰略核心地位。堅持“內穩外引”和“引育結合”,建有4個海外創新中心和人才工作站,以超常規措施,面向全球引進一批活躍在國際學術前沿與產業一線、把握智能制造領域關鍵技術的“杰出人才” “學科領軍、骨干人才” “產業精英人才”以及創新創業團隊,首批遴選校內18位教師進入學科領軍、骨干人才特聘崗位。近三年共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優秀青年博士等近500人,包括徐建中、陳和生、周炳琨、王立軍、盧秉恒、楊志峰等雙聘、特聘院士9人,柔性引進院士2人(含外國院士1人),其他杰出人才18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現有“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人、省級培養對象11人;實現東莞市“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計劃”“珠江學者”零的突破;大力加強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現已招收博士后70人。

積極開展科研工作,構建服務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近三年,承擔了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37項,科研總經費13億多元,在工業廢水電催化氧化深度處理裝備及應用、電鍍廢水處理技術及設備、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導體照明產品質量檢測等領域突破系列關鍵技術,形成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學校先后以主要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等系列國家級、省部級及市廳級科技獎勵。有力支撐中國散裂中子源建設,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個聯合實驗室,為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設研發系列重要裝置,加快建設“東莞理工學院—中國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譜儀”項目。建有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等各類省級科研平臺26個,東莞市重點實驗室等市級科研平臺32個。組建20多個高水平學科科研團隊。牽頭組建東莞市先進光子技術研究院,積極參與材料科學廣東省實驗室建設。著力建設科技創新研究院,成立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等,在2018年全省高校科技創新暨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工作推進會,學校獲得“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單位”稱號。

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形成多元國際化辦學格局。作為廣東省五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中唯一一所于2017年成功獲批成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高校,學校獲批設立東莞理工學院——法國國立工藝學院聯合學院,首批在智能制造相關的通信工程、軟件工程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3個專業開展合作,引進法國成熟的工程師人才培養體系和師資為東莞乃至珠三角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工程師人才,近兩年招生220人。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世界前100的名校創新方式正式開展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2018年3月,湯加王國國王圖普六世應主席邀請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專門到訪學校并達成湯加留學生合作意向。截止目前,與英、美、加、澳、法國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45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作為“中拉清潔能源與氣候變化聯合實驗室”共建成員與古巴、巴西、厄瓜多爾、秘魯、墨西哥等5個國家共8所拉美大學(研究機構)達成合作。獲歐盟委員會立項批準2個“伊拉斯謨+”計劃交流項目。2015年成立廣東省首個粵臺聯合培養項目粵臺產業科技學院;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俄羅斯等建有4個海外創新中心和人才工作站。國際學院成立兩年以來,累計招收來自35個國家的246名留學生。開設世界名校預科項目,設立“4+1”工·管復合型中美本碩聯合培養項目國際班作為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國際化教學改革試點。采用全英文教學,為區域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學校已成功躋身地方高校“第一方陣”,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9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位列2019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第188位,比2018年的位次(第229位)提升了41位;在全國非“雙一流”大學排名中,位居全國第73位;在中國理工類院校排行榜中位列第65位。

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帶領廣大教職員工,以更高效率的改革創新、更高層次的開放合作、更高境界的擔當作為,謀劃推動學校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和接班人,努力以卓越的創新教育與實踐造福社會,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國內一流、代表東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最新圖文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

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

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

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日本精品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一片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十精品 中文字幕视频综合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 |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