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大學在省分數線 > 正文

廣西中醫藥大學在山東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

更新:2023-09-17 08:12:57 高考升學網

一、廣西中醫藥大學在山東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

根據2020年山東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廣西中醫藥大學在山東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最低錄取分為514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43209名。

二、廣西中醫藥大學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批次分數線錄取位次錄取數省控線
河北文科2020本科565113262465
河北理科2020本科545751336415
河北文科2020本科508352001465
河北理科2020本科5001166571415
山西文科2020本二A53277425469
山西理科2020本二A5154538012449
遼寧文科2020本科530134331472
遼寧文科2020本科510175871472
遼寧理科2020本科494447937359
遼寧理科2020本科454623242359
吉林文科2020本二A50566742371
吉林理科2020本二A4902369911336
黑龍江文科2020本二A47494374356
黑龍江理科2020本二A449411239301
江蘇理科2020本二3478305821313
江蘇文科2020本二330277154284
浙江不限20201段594---594
浙江不限20202段547104453-495
安徽文科2020本二536229204499
安徽理科2020本二5148393511435
福建文科2020本科54185085465
福建理科2020本科5044208312402
江西文科2020本二541129905488
江西理科2020本二5235218316463
山東不限20201段51414320915449
河南文科2020本二558210364465
河南理科2020本二556948349418
河南理科2020本二5101588281418
河南文科2020本二509559831465
湖南文科2020本一58571591550
湖南理科2020本一580245842507
湖南文科2020本二547210648526
湖南文科2020本二531293862526
湖南理科2020本二5216263424464
湖南理科2020本二4701052602464
廣東文科2020本科5272521013430
廣東理科2020本科5257961523410
廣西理科2020本一50537697892496
廣西文科2020本一5029447189500
廣西理科2020本一49741347-496
廣西文科2020本一48912033-500
廣西文科2020本二4611893794381
廣西理科2020本二45065552307353
廣西文科2020本二404398841381
廣西文科2020專科38747997115180
廣西理科2020本二3831083307353
廣西理科2020專科356127633498180
海南物和化和生2020本科61080393463
海南物或化或生2020本科5871133312463
海南2020本科576132111463
海南物和化2020本科506275764463
重慶文科2020本二538106766443
重慶理科2020本二4994256513411
重慶文科2020本二490230021443
重慶理科2020本二481513572411
四川理科2020本二5387294115443
四川文科2020本二528172743459
四川文科2020本二498344801459
四川理科2020本二4841280521443
貴州文科2020本二543103913463
貴州文科2020本二502246251463
貴州理科2020本二472500678384
貴州理科2020本二426867322384
云南文科2020本二550118634480
云南理科2020本二5005306510440
陜西文科2020本二510155483405
陜西文科2020本二496197601405
陜西理科2020本二451627599350
陜西理科2020本二421837822350

三、廣西中醫藥大學簡介

廣西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1934年成立的廣西省立南寧區醫藥研究所,是我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唯一獨立建制的高等中醫藥院校。2012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也是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高校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高校。

學校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產學研醫緊密結合、對外交流合作優勢突出,有仙葫、明秀2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310.99畝。設有14個學院,3個直屬公共教學部。有14所附屬醫院(其中直屬附屬醫院3所,地方附屬醫院11所),1所附設中醫學校,1家校辦制藥廠,1所獨立學院。有重陽城老年公寓等一批在全國行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產學研基地和教學實踐基地。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學校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有專任教師1025人,外聘教師82人。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26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385人,有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693人。現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2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3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4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3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廣西終身教授1人、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11人、廣西高校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2人,廣西特聘專家3人、廣西八桂學者1人、廣西“八桂名師”2人、廣西高校“教學名師”3人、廣西高校卓越學者2人、廣西“桂派中醫大師”15人、廣西名老中醫24人、廣西名中醫91人,省級創新團隊7個。

學校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育人觀,堅持教學中心地位,大力實施“人才強校、質量興校”戰略。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有本科專業27個,其中有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優質特色專業(群)9個、省級特色專業及實驗實訓教學基地(中心)一體化建設項目8個。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43個,是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高校;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0 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14 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培育學科4 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9 個。2015年以來,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和中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中藥學專業認證,中醫學專業認證獲得教育部專家組的“完全認可”,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有效期為6年。

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不斷提升,連續8年榮獲“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科學研究成果豐碩

學校以中醫藥、壯瑤醫藥研究為重點,加強科研創新基地與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廣西中醫藥科學實驗中心是全國中醫藥民族醫藥最大的創新共享平臺之一。有1個中-泰傳統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重點實驗室,3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1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擁有廣西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各1個,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基地2個、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創新平臺3個。1970年開始,趙一教授參與屠呦呦“523”的瘧疾防治科研項目工作,在青蒿素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韋貴康教授提出的“脊柱相關性疾病及頸性高血壓學說”,鄧家剛教授的“化學中藥學說”,劉力紅教授的《思考中醫》以及唐農教授提創的“中醫陰陽本體學說”,均在行業內具有廣泛影響。中醫“扶陽學派”“八桂學派”“黃氏壯醫針灸”“本土學派”等多個學術流派,形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

近三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26項,省部級項目178項,廳局級項目633項。學校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勵63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30項。出版科技專著62部,發表科技論文3524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37篇;獲國家專利授權60項,軟件著作權登記2項。

社會服務優勢明顯

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在貢獻中求發展”,積極投身地方經濟社會主戰場。

加快科研成果轉化。以學校第一附屬醫院、附屬瑞康醫院、制藥廠為依托,學校有36個國藥準字號藥品、200多種院內制劑、10多種成果轉化產品,復方扶芳藤合劑、龍血竭、芒果止咳片已成為廣西中醫藥大學制藥廠的拳頭產品,青蒿素、絞股藍等系列產品也為廣西多個制藥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大宗農作物廢棄物功能成分篩選及產品開發研究”及“海水無核珍珠產業化養殖關鍵技術與應用”等研究成果轉化投入生產,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醫療衛生技術協作幫助企事業單位解決難題。近年來,學校利用中藥藥效篩選實驗室等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兩所直屬附屬醫院的“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等系列技術平臺,學校先后為區內外25個省區的100多家醫藥企業、科研院所或個人提供技術服務,完成了上百個中醫藥品種的處方論證、毒理試驗、藥效篩選與評價等研究,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學校還提供原料檢測、中藥質量真偽優劣評價,中藥農藥殘留等技術服務,長期與廣西各醫藥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進行質量標準、成分提取、含量測定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從而建立起中醫藥科技服務平臺。

仁心智力服務廣西新發展。學校積極參與政府起草《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中醫藥壯醫藥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加快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決定》《壯瑤醫藥振興計劃》等系列文件,幫助玉林市編制《中國南方藥都(玉林)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積極開展壯瑤藥質量標準研究和廣西中藥民族藥資源普查,助推廣西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為實現廣西醫藥千億元產業提供人才智力支撐。近5年來,第一附屬醫院、附屬瑞康醫院與200多家基層醫院開展幫扶工作,在廣西基層醫院推廣適宜新技術,指導、培訓基層人員近4萬人(次),有力地促進了基層醫療單位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的提高。學校充分利用人才、技術優勢,成立“專家博士大型義診及學術交流服務團”,深入全區50多個縣市的社區、農村開展中醫藥文化、技術、服務“三下鄉”活動和義診活動,使老百姓在身邊就獲得高水平的診療服務,極大地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同時新技術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群眾的醫療負擔,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贊譽。附屬國際壯醫醫院(廣西國際壯醫醫院)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重大民生工程項目于2016年2月開工建設,2018年10月建成使用后,壯醫藥等民族醫藥“簡、便、廉、驗”的診療特色將更加惠及壯鄉百姓,學校壯、瑤等民族醫藥醫療服務國際化水平將會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廣西重陽老年公寓是廣西目前規模最大的、設施最完善的老年公寓,是國家民政部“全國養老社會化示范單位”“全國模范養老機構”和全國“最佳養老機構”。

文化傳承創新顯特色

學校循本而開弘,始終把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近年來,學校重點建設了一批特色鮮明、實力雄厚的人文學科研究基地,促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學校對壯醫藥進行挖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構建了以“陰陽為本”“三氣同步”“三道兩路”的壯醫學理論體系,挖掘整理了一批以壯醫藥線點灸為代表的臨床診療技術,創立了壯藥質量標準體系,先后編撰、出版了《壯族醫學史》《中國壯醫學》《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等系列壯醫藥學術專著與教材。“壯醫藥(壯醫藥線點灸療法)”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瑤藥發展的關鍵技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的整理和療效驗證研究”“壯醫理論的發掘整理與臨床實驗研究”等一批壯醫科技成果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西政府科技進步獎等獎項,為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增強民族醫藥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做出了新貢獻。

學校重視弘揚與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中醫藥文化,在仙葫校區建設中,以現代化、園林化、生態化、網絡化和特色化為總體要求,把仙葫校區建成起點高、前瞻性強、具有鮮明中國傳統文化、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的園林式現代化校園。走進廣西中醫藥大學仙葫校區,警醒中醫學子珍惜時光、自強不息的晨鐘暮鼓樓校門,建有張仲景雕像的醫圣廣場、仲景大道,教學樓前大草坪廣場南側的中醫歷史文化長廊,校道兩側的文化石鐫刻著《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名篇,圖書館大門兩側有大型壁畫《岐黃論醫》《杏壇講學》,教學樓里有《醫學生誓言》和名醫名家的勵志格言、中醫文化及中草藥知識宣傳畫,還有神農谷、藥師山、神農閣等中醫藥文化景觀建筑,將淵遠流長的華夏傳統與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融為一體,體現出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氣息,讓人沉醉其間,流連忘返。

明秀校區醫藥會展中心是廣西高校中唯一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展出中醫和民族醫藥特色的各類標本、圖片13000多件;國醫大師班秀文陳列室、古代名醫墻、湯歌苑等,將專業性、知識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融為一體,充分展示了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獨特魅力。

國際交流合作廣泛

學校1976年開始培養留學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東盟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優勢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與其他國家在中醫藥民族醫藥、醫療保健、人才培養、科研開發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東盟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為中心、輻射全球的對外教育新格局。學校先后與美國、德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的69所高校或機構建立交換訪學、進修合作關系,簽署合作協議95項。2015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學校與美國督優維爾學院聯合舉辦護理學本科教育。近年來,主辦、承辦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國際手法醫學與傳統療法學術會議、中泰傳統醫藥和天然藥物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國-東盟傳統醫藥高峰論壇和國際扶陽論壇等已經舉辦多屆,架起了與國際醫藥界教育、醫療、科研等合作的橋梁,為促進中醫藥國際化,加強文化交流,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校將秉承“弘毅自強,傳承創新”的校訓精神,不斷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辦學水平,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盟、走向世界,力爭建設成為以中醫中藥學科為主體,醫、理、工、管兼容,產學研結合突出、民族醫藥特色鮮明、人文精神高貴的國內知名、區域一流的綜合性中醫藥大學,成為培養綜合素質高、創新創業能力強的應用型中醫藥民族醫藥人才及其他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成為壯瑤等民族醫藥科研創新及其文化傳播中心,成為促進區域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最新圖文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

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

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

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网站乱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刚交 | 尤物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 亚洲日本香蕉观看观视频 | 亚州性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