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大學在省分數線 > 正文

西藏農牧學院在云南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

更新:2023-09-15 09:07:55 高考升學網

一、西藏農牧學院在云南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

根據2020年云南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西藏農牧學院在云南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最低錄取分為46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76446名。

二、西藏農牧學院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批次分數線錄取位次錄取數省控線
河北文科2020本科494426774465
河北理科2020本科45815412772415
山西理科2020本二A450904936449
遼寧理科2020本科4237626446359
黑龍江文科2020本二A423172734356
黑龍江理科2020本二A3587278542301
安徽理科2020本二44614479151435
江西理科2020本二4779107926463
山東不限20201段46923201071449
河南文科2020本二511542674465
河南理科2020本二47121432181418
湖北理科2020本二40911452913395
湖南理科2020本二46710769624464
重慶理科2020本二4496661061411
四川文科2020本二493381234459
四川理科2020本二47713579876443
云南理科2020本二4637644668440
陜西理科2020本二4158797392350
甘肅理科2020本二4006825970372

三、西藏農牧學院簡介

西藏農牧學院是西藏自治區集農、工、理、管學科于一體、行業特征明顯的地方高等農業院校,是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全國轉型發展試點高校、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學校溯源于1958年創建的“西藏公學”;1971年7月成立“西藏民族學院遷址籌建處”;1974年12月改為“西藏民族學院林芝分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命名為“西藏農牧學院”;2001年,與原西藏大學合并組建新西藏大學;2016年6月,教育部批準單獨設置為“西藏農牧學院”。

學校位于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西藏林芝市,校園占地面積1269.8畝,總建筑面積24.7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6080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096.42萬元。設有22個正處級單位,其中教學科研單位9個:植物科學學院、動物科學學院、食品科學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西藏高原生態研究所、公共教學部和成人教育部。

現有教職工571人,其中專任教師405人,副高級及以上175人,占43.2%;博士40人、碩士227人,占65.9%。有特聘院士3人,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區首席專家3人(藏豬、藏藥材、生態學領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6187人(含2019屆畢業生170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8人、碩士研究生263人、本科生5626人、專科生280人;成人教育學生1822人。

學校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自治區重點學科10個。有作物學、林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預防獸醫學、水利水電工程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農業、獸醫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36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其中教育部特色專業3個、全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4個、2018年國家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建設項目3個、自治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4個、自治區特色專業建設點20個,自治區教學團隊21個,自治區高等學校科研創新團隊3個。學科及專業廣泛涉及農、牧、林、水、電、生態、環境、食品、工程等領域,與全區經濟建設緊密相關。從2009年開始,自治區先后對學校涉農專業實行免費教育。

學校建有院士工作站4個,教學科研實驗室69個,校內教學實習基地52個;國家級“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藏林芝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和“林芝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西藏高原森林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自治區重點實驗室3個,自治區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17個,生態環境部環境生態監測站2個(林芝站、阿里站);自治區職業技能鑒定所、自治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首批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西藏自治區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西藏自治區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等多個基地。

學校建設自治區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西藏特色農牧資源研發協同創新中心),共同打造4個科研方向,建立了4個科研大團隊聯合攻關。近五年來,學校584個課題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立項資助,到位經費17360萬余元,皆面向高原生態領域,面向西藏的經濟發展,“特色農業”和“產學研結合”特征明顯;國家啟動首批重點研發計劃以來,成功申報立項3項課題,經費919萬元;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16項。

學校先后承擔“西藏尼洋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200余個地方規劃設計與論證項目,為20余家企業長期提供技術支撐。學校專家執筆起草了《西藏自治區進一步加強藏藥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和《西藏自治區藏豬產業發展規劃》,切實發揮了政府智庫作用。學校在拉薩、日喀則等地(市)建立近10個科技示范基地,深度參與青稞增產、牦牛育肥、藏豬產業發展、藏藥材馴化育種、藜米推廣、茶葉種植、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那曲植樹、巨柏移植等重點項目。開展送科技活動、萬名專家干部下基層及利用科研項目推廣示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深受好評。

學校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近幾年來,學生曾榮獲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實現了西藏高校一等獎零的突破,在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相關專業創新創業競賽中獲得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在全國第一屆華維杯大學生農業水利工程及相關專業創新設計大賽中獲得特等獎。

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密切關注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潮流,不斷深化改革,實行開放辦學。中組部、教育部、團中央等單位以及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河海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同濟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大批援藏干部到校開展教育援藏工作,與中國農業大學、河海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多所內地高校聯合培養本科生、研究生,多次承辦全國性、區域性大型學術會議,有力地促進了學校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

學校秉承“博學為農、精業興藏”的校訓和“愛國、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和學校“籌建精神”,堅持“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務‘三農’”辦學定位和“高原生態、高原農業”發展主線,突出愛黨愛國愛、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這個政治標準,按照“愛西藏、愛專業、實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人才培養規格,努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和可靠接班人。遷校籌建以來,為西藏培養和輸送了2.7萬名全日制專業技術人才,成為了西藏各級領導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的搖籃,涌現出了一批杰出校友代表。目前,學校正為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應用研究型農牧大學而努力奮斗。

辦學定位

指導思想: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實踐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堅持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追求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統一;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人才促發展、以學科顯特色、以管理增效益的治校方略;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大力開展科技服務,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

辦學定位: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務 “三農”。

辦學使命:致力于西藏農牧業發展、高原生態文明傳承、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所需的人才培養和科技支撐。

發展目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將學院建設成為專業結構合理、教學質量優良、管理服務完善、社會效益顯著的地方農業院校。到2030年,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應用研究型農牧大學。

辦學層次: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拓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繼續教育。

學科專業定位:面向西藏經濟積極拓展急需學科專業,面向高原特色穩固發展優勢學科專業,實現農、工、理、管多學科協調發展。

最新圖文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

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

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

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精品综合福利亚洲区在线 |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日本香蕉91视频 | 中文字幕25天天夜夜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