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濟大學在北京的工科試驗班((建筑規劃景觀與設計類)(5000元,含建筑學、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城市設計、工業設計。可參加拔尖人才培養特區選拔。不招色盲、色弱。分流專業中建筑學和城鄉規劃為五年制,建筑學專業二年級起每年收費標準6000元))招生人數為5人;
2、同濟大學在北京的工科試驗班((智能交通與車輛類)(5000元,含交通工程、交通運輸、車輛工程(汽車)、車輛工程。含雙學位培養項目交通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可參加拔尖人才培養特區選拔。該專業分流專業中車輛工程(汽車)為五年制))招生人數為3人;
3、同濟大學在北京的工科試驗班((信息類)(5000元,含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含雙學位培養項目:測繪工程-應用物理學,視覺傳達設計-人工智能。可參加拔尖人才培養特區選拔,該專業分流專業中軟件工程專業收費標準第二年6500元,第三、四年每年16000元))招生人數為6人;
4、同濟大學在北京的工科試驗班((國豪精英班)(5000元,含建筑學、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城市設計、工業設計、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智能建造、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科拔尖人才培養計)招生人數為2人;
5、同濟大學在北京的數學與應用數學((數學拔尖學生培養)(5000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招生人數為2人;
6、同濟大學在北京的機械類((中外合作辦學)(15000元,含機械電子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建筑電氣與智能化(中外合作辦學)、汽車服務工程(中外合作辦學)。該專業是教育部與德國教科部共同倡議和直接經費支持在同濟大學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采用3(同濟)+1(德國/瑞士)進階式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成績合格者獲得同濟大學畢業證、工學學士學位證以及德方合作院校學士學位證書。可參加拔尖人才培養特區選拔))招生人數為6人;
1、2022同濟大學在北京的招生計劃和人數代碼4
專業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專業招生代碼 | 招生計劃人數 | 選科要求 | 科目 |
---|---|---|---|---|---|---|
工科試驗班 ((建筑規劃景觀與設計類)(5000元,含建筑學、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城市設計、工業設計。可參加拔尖人才培養特區選拔。不招色盲、色弱。分流專業中建筑學和城鄉規劃為五年制,建筑學專業二年級起每年收費標準6000元)) | 北京 | 2022/本科 | 10 | 5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智能交通與車輛類)(5000元,含交通工程、交通運輸、車輛工程(汽車)、車輛工程。含雙學位培養項目交通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可參加拔尖人才培養特區選拔。該專業分流專業中車輛工程(汽車)為五年制)) | 北京 | 2022/本科 | 11 | 3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信息類)(5000元,含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含雙學位培養項目:測繪工程-應用物理學,視覺傳達設計-人工智能。可參加拔尖人才培養特區選拔,該專業分流專業中軟件工程專業收費標準第二年6500元,第三、四年每年16000元)) | 北京 | 2022/本科 | 12 | 6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國豪精英班)(5000元,含建筑學、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城市設計、工業設計、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智能建造、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科拔尖人才培養計) | 北京 | 2022/本科 | 13 | 2 | 物 | 綜合 |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拔尖學生培養)(5000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 北京 | 2022/本科 | 14 | 2 | 物 | 綜合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5000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不招單色不能識別的考生)) | 北京 | 2022/本科 | 15 | 2 | 物 | 綜合 |
機械類 ((中外合作辦學)(15000元,含機械電子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建筑電氣與智能化(中外合作辦學)、汽車服務工程(中外合作辦學)。該專業是教育部與德國教科部共同倡議和直接經費支持在同濟大學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采用3(同濟)+1(德國/瑞士)進階式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成績合格者獲得同濟大學畢業證、工學學士學位證以及德方合作院校學士學位證書。可參加拔尖人才培養特區選拔)) | 北京 | 2022/本科 | 20 | 6 | 物 | 綜合 |
2、2021同濟大學在北京的招生計劃和人數代碼4
專業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專業招生代碼 | 招生計劃人數 | 選科要求 | 科目 |
---|---|---|---|---|---|---|
經濟管理試驗班 ((5000元,含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行政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 | 北京 | 2021/本科 | 10 | 3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建筑規劃景觀與設計類)(5000元,含建筑學、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城市設計、工業設計。不招色盲、色弱。分流專業中建筑學和城鄉規劃為五年制,其余為四年制。其中建筑學專業二年級起每年預收6000元)) | 北京 | 2021/本科 | 11 | 5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土木與環境類)(5000元,含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智能建造、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北京 | 2021/本科 | 12 | 3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智能交通與車輛類)(5000元,含交通工程、交通運輸、車輛工程(汽車)、車輛工程。分流專業中車輛工程(汽車)為五年制,其余為四年制)) | 北京 | 2021/本科 | 13 | 3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信息類)(5000元,含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分流專業中軟件工程專業第二年預收6500元,第三、四年每年預收16000元)) | 北京 | 2021/本科 | 14 | 6 | 物 | 綜合 |
機械類 ((中外合作辦學)(15000元,含機械電子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建筑電氣與智能化(中外合作辦學)、汽車服務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北京 | 2021/本科 | 20 | 6 | 物 | 綜合 |
3、2020同濟大學在北京的招生計劃和人數代碼4
專業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專業招生代碼 | 招生計劃人數 | 選科要求 | 科目 |
---|---|---|---|---|---|---|
經濟管理試驗班 ((5000元,含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行政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 | 北京 | 2020/本科 | 10 | 3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建筑規劃景觀與設計類)(5000元,含建筑學、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城市設計、工業設計。不招色盲、色弱。分流專業中建筑學和城鄉規劃為五年制,其余為四年制。其中建筑學專業二年級起每年預收6000元)) | 北京 | 2020/本科 | 11 | 5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土木與環境類)(5000元,含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智能建造、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北京 | 2020/本科 | 12 | 5 | 物 | 綜合 |
工科試驗班 ((信息類)(5000元,含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分流專業中軟件工程專業二年級預收6500元,三、四年級每年預收16000元)) | 北京 | 2020/本科 | 13 | 7 | 物 | 綜合 |
機械類 ((中外合作辦學)(15000元,含機械電子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建筑電氣與智能化(中外合作辦學)、汽車服務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北京 | 2020/本科 | 20 | 6 | 物 | 綜合 |
同濟的100年,是與中華民族命運休戚與共的100年;同濟的100年,是與祖國科教事業心手相牽的100年;同濟的100年,是與上海城市發展相濡以沫的100年。——摘自同志在同濟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事濟天下!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學校始于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17年由華人接辦,先后改稱為同濟醫工學校和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3年定名為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同濟大學經過六次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