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的意思是: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
“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指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2”指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羨渣選擇2門再選科目。
新高考3+1+2劃定分數線如下:
普通類考生的本、?品謹稻按照考生選擇的選考學科類別并結合考生的總體成績等因素劃定。
藝術類、體育類的分數線以普通類的為基準,分地區綜合考慮考生總體成績、計劃招生人數等因素,按教育部的不同要求劃定。部分藝術特長、體育能力特別突出的考生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單獨劃定分數線。
注:需按照實際考生的總成績劃定,并且原則上加分項不能算入總成績中,只能提供為參考。
新高考3+1+2是指:必考3門科目、選跡碰修2選1和選修4選2。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三門;選考科目就是“1+2”,1為從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2為從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擇兩門。3+1+2和3+3的不同:所謂的“3+2+1”模式,高考的滿分依舊是750分。
“3”與前面模式中所代表搭坦的是一樣的,語文、數學分值分別為150分,英語的分值為120分, “ 1”指的是在物理和歷史兩門姿枝談學科里面必須選一科,分值為120分。
“2”指的是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科的或歷史、或物理,五科里面任選兩門科目,每門科目的分值為100分。
3+1+2新高考賦分規則:語文、數改激學、外語3科,每科滿分為150分,共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3”:語文、數學、外語3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物理或歷史必選一科,滿分為100分,以弊尺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任選2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核卜襪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也就是說,涉及到“等級轉換賦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這4門要以等級賦分后的成績計入總成績。
新高考下實行等級賦分,讓選擇同一科的同學進行對比,然后賦分,這樣有利于解決因試題難度不同而導致的不公平。
等級賦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遵循“原始分數——百分比例——等級——轉化分數”的等級賦分路徑。
等級賦分由相關主管部門自動完成,大家在查詢到自己的高考成績時,看到的已經是賦分后的分數,不需要大家自行換算。
“賦分制”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新高考出現了“不分文理”的特點,學生能夠選擇的組合很多,但每一科的難度大不相同,采用賦分制,可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
1個、得分優先:
改變傳統的“志愿優先”規則,以考生個人意識為中心。按年級搜索,成績好的考生優先尋找備案,待高分考生自愿向相應院校提交檔案后,才會檢索到低分考生。一般以一校一專業為單位運作,相對來說,考試成績好的同學更有優勢。
2個、跟隨志愿:
考生在填寫志愿時有優先權,高意圖,意圖不強。提交文件時,計算機將參考考生的成績和自愿填寫文件的順序。它將首先檢索排名第一的志愿,符合專業和院校標準的,予以備案,如果沒有,搜索第二個,等等。直至檢索到符合備案條件的志愿,備案后,其他志愿就沒用了。
3個、一次備案:
平行志愿似乎很多,但它給候選人的選擇是獨一無二的,它遵循一槍“生死”,每位候選人只有一次提交的機會。意味著只要考生填寫報告,符合標準,就會被選入某高校的專業志愿,剩下的志愿都沒用。并且不會考慮提交文件的專業是否是錄取因素。因此,候選人的檔案被退回,也不得參與后續自愿備案。
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
時間:2024-07-12 17:0:03高考錄取查詢方法 錄取
時間:2024-07-12 17:0:40高考志愿錄取結果怎
時間:2024-07-05 17:0:07高考志愿錄取結果查
時間:2024-07-05 1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