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專業課程主要有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概論、廣告學概論、傳播學概論、網絡與新媒體概論、出版與數字出版概論等,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傳播學專業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1)通識類課程
主要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類和自然科學類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科學精神,提高藝術修養。
(2)公共基礎類課程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大學外語、計算機基礎及應用、體育類、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等課程。
(3)專業基礎類課程
各高校應當根據各專業教學目標和任務,開設新聞傳播學類基礎課程,主要包括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概論、廣告學概論、傳播學概論、網絡與新媒體概論、出版與數字出版概論、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或馬克思主義新聞論著選讀)、數字媒體技術、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等。
(4)專業類課程
各高校根據自身特點以及師資情況,結合專業教學目標和任務,應開設8~10門專業必修課程,教學內容應涵蓋業務方面的核心知識點。
傳播學專業:大眾傳播史、傳播研究方法、跨文化傳播、調查軟件與應用、輿論學、傳播效果與測量、傳播心理學、受眾與視聽率分析等。
傳播學以傳播理論為基礎,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傳播平臺,平面媒體、廣播影視媒體、網絡媒體相互促進的專業學科群,學科體系橫跨從傳播者—信息—媒介—受眾—效果等整個傳播領域,構成了從理論傳播學到應用傳播學的寬口徑、厚基礎、適應面廣的新興學科專業。隨著21世紀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傳播學專業將為國家培養大批綜合素質高、具有國際視野的中高級復合型應用人才。
畢業后可在新聞媒體機構、出版機構、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廣告公司、教育部門、農業技術推廣等部門從事編導、記者、主持、制作、廣告與文化經濟活動策劃、計算機網絡課件開發制作等工作。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扎實的新聞傳播理論基礎和相應傳播技能的,與智能化、融合化、平臺化的媒體環境相適應的復合型新聞與傳播人才。本專業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認真學習思想和理論體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擁有比較厚實和廣博的基礎學科理論知識;精湛的適應于新媒體環境的業務實踐能力與研究分析能力;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能力、社會活動和組織管理能力。學生畢業后能在新媒體、傳統新聞媒體、政府宣傳部門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傳播實務及學院研究等相關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什么
時間:2024-02-20 10:0:00現代文秘專業學什么科目和
時間:2024-02-06 01:0:24陵園服務與管理專業學什么
時間:2024-02-06 01:0:36殯葬設備維護技術專業學什
時間:2024-02-06 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