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共有4所大學,名單分別為邢臺學院、邢臺職業技術學院、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其中邢臺學院為全日制本科大學,邢臺職業技術學院、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專科學校。
1.邢臺本科學校名單【1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1 | 邢臺學院 | 河北省 | 邢臺市 | 本科 |
2.邢臺專科學校名單【3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1 |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 河北省 | 邢臺市 | 專科 |
2 |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河北省 | 邢臺市 | 專科 |
3 | 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河北省 | 邢臺市 | 專科 |
1、邢臺學院簡介
邢臺學院前身直隸第四初級師范學堂,始建于1910年(宣統二年),是當時直隸省最早成立的四所師范之一。1912年民國建立后,改稱直隸第四初級師范學校,曾用名河北省第四師范學校、邢臺師范學校等。1984年升格為邢臺師范專科學校;1996年3月,與原邢臺教育學院、邢臺經濟管理干部學校三校合并,成立邢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目前是河北省唯一一所一脈單傳、在原校址上不斷建設延續傳承發展而來的高校。
學校在辛亥革命、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設等不同時期,為民族利益和國家繁榮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1925年5月,直隸四師黨支部委員會成立,是當時冀南地區建立最早的中國共產黨支部之一;1931年3月,四師學潮運動,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推進了高校民主治校進程。學校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著名專家學者,省部級以上的領導干部如原全國總工會主席劉寧一、河南省委書記、國家計委常務副主任張璽、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書記喬曉光以及著名書畫家白壽章、著名詩人王亞平、著名史學家胡如雷等。
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得到了快速發展,辦學條件得到改善,辦學規模迅速擴大。學校的畢業生遍及邢臺的各個工作領域,為邢臺基礎教育培養了大批師資,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門人才。在邢臺教育領域乃至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發揮著重要作用。2000年11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蒞臨學校視察;2002年7月,原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上將到校視察,均對學院改革與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近年來,學校按照“資源整合、集中辦學、走出債務困境,推動學校實現新時期的新發展”的整體思路,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積極爭取邢臺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全面加強了校園基本建設,校園環境改觀,辦學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重要成就。進入“十二五”,學校工作重心逐步由以外延發展為主轉向內涵建設上來,正在加大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力度,激發學校內在的發展動力;貼近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加大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力度,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堅持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促進教學的指導方針,搭建科研平臺、組建科研團隊,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積極開展服務地方的應用性研究;加強大學文化建設,發揮學校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文化傳承引領作用等等。全院上下正在按照“十二五”規劃所確定的“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目標而努力!
目前,學校總占地面積943.16畝(另有發展預留用地758畝),建筑面積33.88萬平方米,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7萬余名。學校圖書館藏書98.4萬冊,儀器設備總值9385萬元,電子圖書220余萬種。學校現有教職工1243人,教師9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0人,博士、碩士543人。學校設有18個二級學院(系部),76個本專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經、法、管、史、教育、藝術9個學科。學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被評定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人才培養創新高地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美術學、國際貿易學、會計學被批準為省級重點發展學科。
2、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面向全國招生,為社會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杰出技術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在五朝古都、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國家園林城市——河北省邢臺市,文化底蘊深厚、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資訊發達。學院1979年建校,1984年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1991年承擔原國家教委高職教育試點任務,1997年率先以“職業技術學院”命名,2000年成為國家第一批示范性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建設單位,2002年移交河北省成為省屬高校,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確立為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院校之一,2009年以優秀成績通過驗收,成為全國第一批河北省第一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16年成為全國第一批“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2017年入選“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院始終站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第一方陣,堅持“技術立校,軍風育人”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以“入學雙起點、育人雙主體、畢業雙證書”為主要標志的“邢臺模式”和“軍人作風+職業素養” 的人才培養特色,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與知名企業集團、原軍隊保障性企業及科研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市場。學院畢業生以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職業能力受到用人單位歡迎,一次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榮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
學院目前占地1000余畝,建筑面積46.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8億元,藏書127萬冊,建有大型圖書館、體育館、標準運動場、千兆位校園網;擁有汽車技術中心、服飾產業技術中心、鞋業技術中心、先進制造技術中心、電氣技術中心、信息技術中心、藝術與傳媒中心、建筑工程技術中心等13個校內實訓中心,總面積超過12.5萬平方米,下設240余個專業教室、實驗實訓室,校企合作建立400余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擁有河北省機電產品設計與智能檢測應用技術中心、河北省高校汽車工程應用技術研發中心、河北省學生裝研發中心、邢臺市服飾產業工程技術中心、邢臺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協同創新中心等省市應用技術研發中心,校企合作共建10余個應用技術研發基地,合作開展研究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學院形成了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為依托的特色專業布局,設有汽車工程、服裝工程、機電工程、電氣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藝術與傳媒、經濟管理、會計、資源與環境等10個系,開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服裝設計與工藝、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電氣自動化技術、建筑工程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市場營銷、會計、環境工程等52個專業(其中,應用型本科專業4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服裝設計與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全日制在校生159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1000余名;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856名,82%以上的教師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80%,其中,教授60余名、副教授190余名,留學歸國教師20余名,各級教學名師(專家)17名;另外聘任企業骨干、行業人才兼職教師160余名;擁有國家示范校重點專業6個、省級示范專業8個,國家精品課程15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2門、省級精品課程21門;出版教材200余部,其中“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32部;完成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研究課題7項、省級課題23項,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8項、總后勤部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學院注重吸納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和先進教育標準,先后與澳大利亞、日本、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家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校際合作,積極探索新的交流渠道與合作空間。2015年3月,經河北省教育廳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學院與德國施馬卡爾登應用技術大學聯合開辦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汽車電子技術2個專業的本科學歷教育合作辦學項目,面向“一帶一路”開展教育與技術服務項目,為“走出去”企業培訓當地員工和學生,并招收俄羅斯、喀麥隆等國留學生到學院學習交流。
“十三五”期間,學院將在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新起點上,秉承“德能并蓄、敏行擔當”的校訓,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的把學院打造成面向區域經濟發展的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研發服務基地,凝心聚力、注重內涵,扎實推進國家優質校建設,在人才培養、雙師雙能教師隊伍建設、技術技能積累與服務、國際化辦學與交流、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品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建成綜合實力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并深入推進應用型高職本科工程教育試點,向綜合性應用技術大學邁進。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