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助學圓夢 > 正文

濱州的本科院校名單 濱州本科大學有哪些

更新:2023-09-20 10:49:26 高考升學網

一、濱州的本科院校

濱州的本科院校共有2所,名單分別為濱州醫學院、濱州學院,其中濱州學院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山東省碩士學位授予A類立項建設單位。

序號學校名稱主管部門所在地辦學層次
1濱州醫學院山東省濱州市本科
2濱州學院山東省濱州市本科

二、濱州醫學院簡介

濱州醫學院是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國立山東大學醫學院,1956年3月獨立建制為青島醫學院,1970年10月整體搬遷至山東省惠民地區行署駐地北鎮辦學,1974年11月設立青島醫學院北鎮分院,1981年9月改稱北鎮醫學院,1983年3月隨駐地更名為濱州醫學院,2002年煙臺校區投入使用。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醫學學科為優勢,康復醫學、特殊教育為特色,醫、理、工、管、教等多學科門類滲透融合、協調發展的省屬本科醫學院校。

辦學規模 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6100余人,其中本專科生15300余人、碩士研究生600余人,面向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有留學生200余人。現設有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藥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與國際交流學院、葡萄酒學院、康復醫學院、老年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5個院(系)。

人才培養 學校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提高質量,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學第一,質量至上”的辦學傳統,秉承“仁心、妙術”的校訓精神,弘揚“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的校風,踐行“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嚴謹治學、敬業奉獻”教風和“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勤奮學習、誠實守信”的學風,始終堅持“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創新能力、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統一的育人理念,獨立辦學40多年來,為社會培養了113000多名各類醫學及醫學相關人才,學生培養質量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打造了“作風樸實、基礎扎實、工作踏實”的畢業生品牌,為區域和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2013年,在山東省高校中率先以“6年完全認證”的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201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現為國家臨床、中醫執業醫師資格分階段考試改革試點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5+3”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萬名護理人才培訓基地、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全科醫師培養基地。

特殊教育 1985年,學校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專門招收殘疾青年的大學本科專業(醫學二系),開創了我國殘疾人高等醫學教育的先河,成為我國殘疾人教育發展史上的標志性事件。2012年招收首批視障學生,填補了我國醫學院校和山東省開展本科層次視障生教育的空白。30多年來,探索形成了“殘健融合、教育與康復相結合”的殘疾人人才培養“濱州醫學院模式”,為社會培養了1105名殘疾人醫學人才,基本形成了“殘疾人人才培養和服務殘疾人事業專業人才培養”協調發展的格局,為促進國家進步文明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學校現為國家殘疾人高等教育基地、中國盲人醫療按摩規范化實訓基地和山東省殘疾人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學科專業 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中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藥學、應用心理學、醫學檢驗、眼視光學、康復治療學、特殊教育、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生物制藥、制藥工程、假肢矯形工程、中藥學等30個本科專業。是山東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擁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二級學科3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有國家特色專業4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4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省部級重點學科8個,其中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護理學、基礎醫學進入“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前50%。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1個、省級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9個,直屬附屬醫院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21個。有省級精品課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2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科學研究 近5年,承擔科研課題153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02項(含重點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251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獎勵17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承擔省級教學改革項目31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9項、研究生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優秀教材獎4項;出版專著275部、教材488部;發表論文2447篇,其中被SCI等收錄和轉載601篇,核心期刊929篇;獲專利188項,其中發明專利85項。主辦《中國醫院統計》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濱州醫學院學報》,均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醫護員工6686人(含2所直屬附屬醫院),其中專任教師1098人;教授(含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03人,副教授(含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492人;博士352人,碩士1649人;聘有院士5人;有國家“”2人、“”講座教授1人,全國模范、優秀教師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6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教授)15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衛生系統杰出學科帶頭人(泰山醫學家)和青年重點科技人才3人、高校重點學科(實驗室)首席專家2人,省級教學名師8人、優秀教師(研究生指導教師)6人;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1個。

條件設施 現有煙臺、濱州兩個校區,占地1616.8畝,總建筑面積63.7萬平方米;資產總值12.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3億元;圖書館藏書240萬冊;有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9所、教學醫院14所、實踐教學基地140余所;教學實習用床位28000余張。濱州附屬醫院是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資產總值15.4億元,儀器設備總值4.8億元,規劃床位2930張。煙臺附屬醫院建筑面積25.5萬平方米,規劃床位2200張。

交流合作 先后與美國阿拉巴馬大學、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德國柏林夏洛蒂醫科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瑞典國家生命科學中心、奧地利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芬蘭卡累利阿應用科技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西蘭東部理工學院、日本學校法人育英館、韓國嶺南大學等40所高校和醫療機構,與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與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愉悅家紡、綠葉制藥、渤海制藥、榮昌制藥等大型醫藥集團,建立了友好交流與合作關系,在人員交流、聯合培養研究生、共建項目、科研攻關、協同創新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果。

三、濱州學院簡介

濱州學院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兵圣孫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區、美麗富饒的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濱州市。其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鎮師范學校,1983年更名為濱州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濱州學院。

學校黨委、行政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主動對接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出了“頂天(對接航空業)立地(對接區域)”的發展思路,確立了建設以航空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定位,制定并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學校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學校校園占地131.3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1.3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4.75億元。設有23個實驗中心(室),其中2個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09億元,圖書館紙質圖書171.76萬冊,電子圖書110.55萬冊。設有19個二級學院,55個本科專業、29個專科專業,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200余人。

圍繞辦好獨具特色的本科教育,學校借助全國第一所培養飛行員的地方本科高校的先發優勢,努力做大做強航空特色。現有4個航空類學院,航空類專業(方向)24個,擁有波音737-300飛機、塞斯納172模擬機、CCAR-147部等教學實驗實訓平臺35個,建有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執照理論考試中心;先后與山東航空公司等20家航空公司聯合培養航空專門人才,已向民航業輸送飛行員、機務維修、簽派、管制員、空中乘務等專門人才3000余人,300余名畢業生成長為機長。學校航空特色受到了國家民航局的充分肯定、行業企業的一致認可,在國內外贏得了良好聲譽,國家民航局原局長李家祥,民航英雄楊利偉等領導多次到校檢查指導工作。我校航空特色已經成為全省高等教育的一張靚麗名片。

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學校主動適應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著力打造民用航空、生態環境、化學化工等7大應用型專業群,應用型專業占比達到70%,初步形成了以工科為主,以航空為主要特色,理、工、文、教、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相互支撐的學科專業結構布局,飛行、化工、生物技術、計算機等4個專業(群)獲批立項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理工類本科專業實踐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高于30%,文科類高于20%,均超過國家規定5個百分點。在山東省率先實施二級學院理事會建設工程,成立學校理事會和13個二級學院理事會,二級學院辦學活力不斷釋放;校企合作單位達到300余家,合作專業達到13個,6個專業(方向)實現“訂單式”培養;獲批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二級學院被評為“山東省企校合作培養人才先進單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逐步健全,在社會上產生廣泛的積極影響。

學校堅持引育并舉,實施“三百工程”“1121人才工程”“黃河英才工程”“聚英計劃”,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現有專任教師982人,其中,高級職稱309人,博士、碩士877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45人。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5人、山東省優秀教師5人、山東省教學團隊5個,“黃河英才”特聘教授4人。聘請8名院士擔任學校名譽院長、顧問或客座教授,聘任兼職教授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174人。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實施“一流學科建設計劃”“1355科技創新工程”,不斷強化優勢特色,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有7個省級重點學科。建有校級科研機構18個,擁有1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1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基地)、5個省級(社)科普教育基地、5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基地)和26個市廳級創新平臺。近五年,承擔國家級課題32項、省部級課題249項;獲得專利授權605項,取得鑒定成果76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4項。學術論文被SCI、SSCI、EI、CSSCI收錄422篇;出版學術著作172部。《濱州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名刊”,“孫子研究”欄目入選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學校是山東省教育廳批準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中國科學院、山東大學等28家單位聯合培養研究生;2017年,學校成功獲批山東省碩士學位授予A類立項建設單位,向舉辦研究生教育邁出了堅實一步。

學校積極服務社會和行業,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兩區兩圈”和“民航強國”等發展戰略,制定實施《服務黃河三角洲行動計劃》《服務航空業行動計劃》,與山東社會科學院、濱州市政府、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國際機場、濟南機場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承擔服務項目400余項,開展合作研究400余項,轉移轉化科研成果30項。2012年被批準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教師教育基地,繼續教育(遠程教育)累計培養各類人才4萬余人。

學校不斷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43所大學、教育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先后舉辦了市場營銷、學前教育、軟件技術等6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

學校在特色發展中加快轉型,在轉型發展中強化特色,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學生報考率、錄取線、報到率持續提高,非英語專業畢業生英語四、六級通過率分別高達90%、40%,本科生考研升學率保持在30%左右。近五年,連續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單位,獲得立項306項,立項數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得包括“挑戰杯”國賽在內的國家級獎勵1503項、省部級獎勵2615項。畢業生就業率持續在90%以上,學校連續3年被新浪網評為“山東省最具就業競爭力的本科院校”。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不斷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綠色、文明、平安、和諧、美麗校園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后獲得“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服務工作先進單位”“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高校平安校園”等40多項省級及以上榮譽稱號;《中國教育報》《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民航報》《中國航空報》《大眾日報》《高教領導參考》、光明網、大眾網等媒體多次對學校改革發展情況進行報道,學校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進入,開啟新征程。學校黨委、行政正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抓住“黃藍”兩區開發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和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大機遇,弘揚“自強不息、守正出奇”的學校精神,秉承“明德、礪學、日新、致遠”的校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成以航空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不懈奮斗。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

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

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

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 | 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 | 中文字幕99久久亚洲精品 | 亚洲性爱图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AV在线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