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共有81所,名單分別為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東北石油大學、佳木斯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等。
1.黑龍江本科學校名單【39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黑龍江大學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2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3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4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5 | 黑龍江科技大學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6 | 東北石油大學 | 黑龍江省 | 大慶市 | 本科 | |
7 | 佳木斯大學 | 黑龍江省 | 佳木斯市 | 本科 | |
8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黑龍江省 | 大慶市 | 本科 | |
9 | 東北農業大學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10 | 東北林業大學 | 教育部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11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12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13 | 牡丹江醫學院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本科 | |
14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15 | 齊齊哈爾大學 | 黑龍江省 | 齊齊哈爾市 | 本科 | |
16 | 牡丹江師范學院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本科 | |
17 | 哈爾濱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18 | 大慶師范學院 | 黑龍江省 | 大慶市 | 本科 | |
19 | 綏化學院 | 黑龍江省 | 綏化市 | 本科 | |
20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21 | 哈爾濱體育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22 | 哈爾濱金融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23 | 齊齊哈爾醫學院 | 黑龍江省 | 齊齊哈爾市 | 本科 | |
24 | 黑龍江工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雞西市 | 本科 | |
25 | 黑龍江東方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26 | 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27 | 黑龍江工程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
28 |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齊齊哈爾市 | 本科 | 民辦 |
29 |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30 | 黑龍江財經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31 | 哈爾濱石油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32 | 黑龍江工商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33 |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34 | 哈爾濱劍橋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35 | 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36 | 哈爾濱廣廈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37 | 哈爾濱華德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本科 | 民辦 |
38 | 黑河學院 | 黑龍江省 | 黑河市 | 本科 | |
39 | 哈爾濱音樂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本科 |
2.黑龍江專科學校名單【42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 | 黑龍江省 | 齊齊哈爾市 | 專科 | |
2 | 伊春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伊春市 | 專科 | |
3 | 牡丹江大學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專科 | |
4 | 黑龍江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5 |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6 | 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7 | 大慶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大慶市 | 專科 | |
8 |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專科 | |
9 |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佳木斯市 | 專科 | |
10 | 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11 |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12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13 | 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黑龍江省 | 鶴崗市 | 專科 | |
14 | 哈爾濱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15 |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16 | 大興安嶺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大興安嶺地區 | 專科 | |
17 |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專科 | |
18 |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19 | 哈爾濱傳媒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專科 | 民辦 |
20 | 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21 |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專科 | |
22 | 黑龍江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23 | 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24 | 哈爾濱城市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專科 | 民辦 |
25 |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26 | 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27 | 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佳木斯市 | 專科 | 民辦 |
28 |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29 | 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雙鴨山市 | 專科 | |
30 | 七臺河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七臺河市 | 專科 | |
31 |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32 | 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黑龍江省 | 大慶市 | 專科 | |
33 |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 | 齊齊哈爾市 | 專科 | |
34 | 哈爾濱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專科 | 民辦 |
35 |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市 | 專科 | |
36 | 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37 | 佳木斯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佳木斯市 | 專科 | |
38 |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39 | 齊齊哈爾理工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齊齊哈爾市 | 專科 | 民辦 |
40 |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41 | 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專科 | |
42 | 哈爾濱北方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哈爾濱市 | 專科 | 民辦 |
黑龍江大學是教育部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現代化地方綜合性大學,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黑龍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國冰城哈爾濱,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辦學70多年以來,黑龍江大學在國家全球戰略構架中,推進與服務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提升,強化俄語學科專業的優勢地位和引領作用,實現人才培養方向、科學研究領域、對外交流合作和社會服務等多方位與俄羅斯對接,形成全國高校獨樹一幟的對俄辦學特色。作為黑龍江省學科門類最全、專業覆蓋最廣、后發優勢最強的綜合性大學,堅持立足龍江、面向全國,全力為地方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撐、科技服務和文化引領。“十一五”以來,黑龍江大學堅持以穩定規模、優化結構、提升質量、強化管理為主的發展道路,著力構建教學、科研和學科三位一體的內涵發展模式,整體辦學水平、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和社會聲譽顯著提升。化學學科、材料學科、工程學科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為A類,哲學學科評為B+類,法學、中國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4個學科評為B類,化學學科評為B-類,電子科學與技術、公共管理2個學科評為C+類,理論經濟學、政治學、生物學、信息與通信工程4個學科評為C類,數學、生態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6個學科評為C-類,學科發展速度和整體實力居于省屬高校前列。2018年獲批黑龍江省“雙一流”建設國內一流大學A類高校,外國語言文學獲批國際一流建設學科,哲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等5個學科獲批國內一流建設學科。此外,學校連續多年進入全國高校百強行列,在《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中跨入重點大學行列。
黑龍江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綜合優勢明顯,共設有31個教學院部,擁有涵蓋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管、藝11個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84個,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5個;2個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1個學科群、12個一級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擁有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現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省級重點專業27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省級精品課程50門,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教學示范中心6個,入選國家規劃教材40部。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首批9所創業教育試點院校之一,與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聯合設立的中俄學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國17所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院之一,入選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黑龍江大學堅持教學立校,以優質的教育資源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為重點,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創新性高級專門人才,教育質量優異,教學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均獲得優秀結論。共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6項,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79項;擁有“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1篇、提名7篇(次),黑龍江省優秀碩士論文41篇。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2000余名,各類研究生5000余名。建校以來已為龍江和祖國培養了近23萬優秀畢業生,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有以閻明復、張左己、姜大明等為代表的諸多政界精英;有以葉正大、劉曉江等為代表的多位高級將領,有以李鳳林、潘占林等為代表的數十名共和國優秀外交官,有以李錫胤、呂冀平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專家學者。新時期,還陸續涌現出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何建章、“網絡感動中國人物”陳順達等先進人物。
黑龍江大學教學設施完備,教學條件優良,校區占地面積18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37億元,館藏圖書400余萬冊,擁有可容納3萬余名學生住宿生活的大學城,以及設施先進的實驗樓、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游泳館、餐飲中心等辦學基礎設施,以及寬帶校園網、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
黑龍江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名師薈萃、人才云集。現有教職員工近2900名,其中專任教師近1700人,研究生導師90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近1000人。其中,獲得“國家級教學名師獎”5人,位居全國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等各類國家級、省部級榮譽稱號獲得者200余人次;學校擁有“”特聘教授3人、“”青年學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高層次人才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8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普京獎”獲得者1人,“普希金獎章”獲得者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61人。
黑龍江大學堅持以科學研究為支撐,以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為重點,以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落腳點,走科研興校之路。現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功能無機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中俄催化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農業微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催化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光纖傳感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糖料改良中心、農業部甜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眾多國家級高端科研創新平臺;擁有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中心6個、省級技術創新服務平臺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3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7個、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個,以及俄羅斯研究研究中心、教育科學研究院等30余個校級科研機構,現已基本構成多學科、立體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創新發展體系。“十五”以來,共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5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1項,連續多年被SCI、EI、CSSCI收錄的論文均達到700余篇,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26000余項,其中有1000余項成果獲國家、部委、省級的獎勵,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2項。李錫胤、潘國民教授主持編撰的《俄漢詳解大詞典》獲國家圖書獎,并作為國禮贈送給俄羅斯。黑龍江大學編輯出版的《求是學刊》《外語學刊》《自然科學學報》《中國糖料》《滿語研究》《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黑龍江教育》《北方法學》《俄羅斯學刊》《遠東經貿導報》(俄文版)等高水平學術刊物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黑龍江大學牢固樹立“立足龍江、面向全國、服務社會”的觀念,通過整合、凝練和優化校內外優勢資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大學科技園為主的綜合性科技文化創新服務體系,努力為高教強省和科教興國做出積極貢獻。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黑龍江大學充分發揮“智囊團”和“思想庫”的作用,圍繞龍江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通過廣泛參與決策咨詢,承擔高層次項目和應用性研究課題,參與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擔任實際部門顧問等多種形式,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對俄經貿文化交往和邊疆文化大省建設。在自然科學領域,黑龍江大學強化理工科優勢特色,不斷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力度,特別是在生物技術、化學化工、電子信息等領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創新成果。我國第一個機群并行數據庫服務器系統、無模型控制器、IC卡電腦加油機、L—乳酸菌系列保健產品等科研項目成功實現成果轉化,為龍江產生經濟效益均數億元。黑龍江大學積極整合科技資源、搭建成果轉化平臺,辟建了黑龍江省第一個省級大學科技園,形成了以計算機軟件和電子信息產業為龍頭的科技產業群體,年均產值上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黑龍江大學校辦產業學府書城是全國大學最大的書城,年營業額上億元,曾獲全國文化產業先進集體稱號;黑龍江大學出版社作為全國地方性大學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榮獲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并榮獲“出版業網站百強”榮譽稱號。
黑龍江大學注重通過樹立和涵養優良的校風、學風和教風,以豐富多樣的校園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文化活動為載體,努力構建全方位育人的和諧校園。黑龍江大學曾圓滿承接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主運動員村任務,開中國大學承辦國際大型綜合體育賽事之先河;曾成功承辦亞洲男籃錦標賽、全國女籃甲A聯賽、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以及教育部主辦的“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大型校園文藝演出活動等眾多在國際、國內具有廣泛影響的大型文化活動。黑龍江大學通過全方位服務體系打造關愛平臺,開辟了學生工作一站式服務區、校長信箱、學業導師網絡平臺、學生工作熱線、后勤服務熱線、心理咨詢熱線和“校園110”熱線等。黑龍江大學是被教育部確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并獲“全國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全省十佳和諧校園”等榮譽稱號。
黑龍江大學突出國際化開放式辦學特色,高度重視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已建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和漢語推廣工作平臺。截至目前,黑龍江大學已與世界30多個國家的170余所大學及科研機構等簽署了交流協議,同全球近200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先后派出聯合培養留學生近3000人,培養外國留學生23000余人。現擁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組織教育合作俄語翻譯中心,經教育部批準、與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共辦的中俄聯合研究生學院,俄羅斯政府建立的俄語中心,俄羅斯境內的第一所孔子學院及與吉林大學、遼寧大學、延邊大學共建的漢語國際推廣東北基地等對外交流合作平臺。
風雨砥礪開創優良傳統,繼往開來譜就精彩華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黑龍江大學將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遵循“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基礎、學科為龍頭、管理為保障”的四位一體協調發展模式,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戰略機遇,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邁的情懷奔向無限美好的未來,為努力實現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現代化省部共建大學的宏偉目標而開拓奮進、再鑄輝煌!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擁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是一所以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重點大學。
學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國第一所本科五年制、研究生三年制、畢業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師稱號的理工科大學,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于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目標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校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思想政治工作傳統,涌現出一大批全國先進典型,曾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一提三優”工程特別優秀學校等榮譽稱號。模范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使命,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形成了“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培育了精神引領、典型引路、品牌帶動的思想政治工作傳統,涌現出一大批全國先進典型,曾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一提三優”工程特別優秀學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充分發揮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形成了由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和支撐學科構成的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涵蓋了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學校現有9個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10個一級學科排名位居全國前五位,其中力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哈工大共有17個學科位列A類,學科優秀率(A類學科占授權學科的比例)位列全國第六位,A類學科數量位列全國第八位,工科A類數量位列全國第二位。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與生態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學進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行列。
學校大力弘揚“銘記責任,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海納百川,協作攻關的團結精神;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奮進精神”的哈工大精神和“銘記國家重托,肩負艱巨使命,扎根東北,艱苦創業,拼搏奉獻,把畢生都獻給了共和國的工業化事業”的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建成了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為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學校現有兩院院士38人(含共享院士18人),入選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特聘教授44人、青年學者6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2人,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5人,“”領軍人才38人(含國家“”教學名師4人)、青年拔尖人才1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1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2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29人,新世紀優秀人才18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6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12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工信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4個。
學校堅持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辦學定位,創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航天學院,發射了中國第一顆由高校牽頭自主研制的小衛星,在中國首次實現了星地激光鏈路通信、首次實現了激光全自動束靶耦合引導(神光-Ⅲ靶場光電及控制系統)誕生了中國第一臺會下棋能說話的計算機、第一部新體制雷達、第一臺弧焊機器人和點焊機器人、第一顆由高校學子自主設計研制管控的納衛星、第一支登上春晚舞臺的大學生機器人舞蹈隊,實現了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對地高速激光雙向通信試驗,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的支撐結構系統關鍵技術、支持中國“天眼”成功“開眼”,研制成功的 空間機械手在天宮二號上實現了國際首次人機協同在軌維修科學試驗,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爾電推力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應用,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結構、讓中國艾滋病結構生物學研究躋身世界前列,成功發射的“龍江二號”成為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正在建設中國首個用于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大科學工程,參與了探月工程等14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年授權專利數、科研經費總額和國家科技三大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連續6年有7個項目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一大批成果助力“長征七號”“長征五號”火箭首飛、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等重大任務,曾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協作貢獻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等多個獎項,正在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理工強校、航天名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哈工大堅持以為指引,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忠誠履行“四個服務”,努力走出一條、世界一流、哈工大規格的強校之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