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助學圓夢 > 正文

四川師范大學錄取分數線2019

更新:2023-09-15 14:28:26 高考升學網

一、四川師范大學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省份批次理科文科理科最低位次文科最低位次
河北省本一批562591384965985
山西省本一批515546283575045
遼寧省本科批557585224453860
江蘇省本一批3483416745016309
安徽省本一批540578400167246
江西省本一批549576255255043
山東省本科批524572815208933
河南省本一批557567456128467
湖北省本一批547570304615431
湖南省本一批540585311755470
廣東省本科批5065566551515084
廣西壯族自治區本一批543549237684590
海南省本一批63770059351242
重慶市本一批567574208024030
四川省本一批575562523559469
貴州省本一批532581182163664
云南省本一批579596166983430
陜西省本一批532574273263908
甘肅省本一批517553170142884
青海省本一批4735304092759
寧夏回族自治區本一批48556776351276

二、四川師范大學簡介

四川師范大學是四川省屬重點大學、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是四川省舉辦本科師范教育最早、師范類院校中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學校位于四川省省會——成都市,現有獅子山校區、成龍校區、東校區三個校區。

辦學歷史悠久。學校創建于1946年,其誕生與東北大學有直接的歷史淵源。抗戰初期,東北大學內遷到四川省三臺縣辦學。抗戰勝利后,東北大學遷回沈陽,留川師生在原校址上創建了私立川北農工學院。1949年,學校吸納西山書院,更名為私立川北大學。1950年,學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學院,組成公立川北大學,遷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稱川北大學。1952年,以川北大學為主體,合并川東教育學院(原鄉村建設學院)、四川大學和華西大學的部分專業,組建四川師范學院。1953年,原重慶師范學院部分系科師生進入四川師范學院。1956年,四川師范學院本科專業遷到成都獅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學(現西南財經大學)數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四川師范學院更名為四川師范大學。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學院整體并入我校。

學科門類齊全。學校是全國首批碩士授權單位,第十批博士授權單位,舉辦有文學、理學、工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藝術學、農學等十一個學科門類。建設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2個本科專業,其中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4個、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17個;建設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四川省國別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實驗室10個,建有四川省省級大學科技園。

師資力量雄厚。建校以來,學校先后涌現出了以著名墨學家伍非百、我國社會學和民俗學的創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國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劉紹禹、楚辭學專家湯炳正、文獻學專家屈守元、訓詁學專家劉君惠、凝聚態物理學專家趙敏光、拓撲學專家劉旺金、非線性分析專家丁協平為代表的一批知名專家。學校教師先后獲批“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人,“國家領軍人才”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0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16人,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30人,“四川省”8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2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等28人,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四川省師德標兵等共39人次。另外,學校還特聘了兩院院士、特聘教授、國家“”、國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層次人才。

育人成效顯著。學校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是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校和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創辦有1所具有33年歷史的“校中校”——四川師范大學美育學校。學校建有“質量工程”國家級項目90項、省級項目429項,其中,國家級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項目3項,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級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國家級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各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精品視頻開放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5門,“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9部,學生承擔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435項,學校獲近三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2項、四川省教學成果獎96項(其中一等獎31項),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全國教育專業學位優秀碩士論文4篇,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近三年獲得獎項49 項(其中一等獎及以上10項)。辦學71年來,培養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勇、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郭鴻為代表的30余萬名各類畢業生,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建設做出了應有貢獻。

科研成果豐碩。“十二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近4000項。其中,科技部科技支撐(重大研發)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含重大、重點)、國家藝術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00余項,省部級項目700多項。實際到校科研經費2.5億余元,學術論文發表數量1.1萬余篇,其中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SCI/SSCI一區等高級別論文近400篇,授權發明專利155項,實施科研成果轉化項目1000多項。2018年,學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數位居省內第2,省屬高校第1,全國師范類院校第13位,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立項數省內第1,全國師范類院校并列第3。

對外交流廣泛。學校是四川省高校對外交流中心之一和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具有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資格和接收澳門地區保送生的高等院校,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的110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關系,培養各類層次的境外留學生,并開展各類層次、不同國別的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在韓國延世大學、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合作建立了2所孔子學院,與巴基斯坦佩德羅中學共建孔子學堂。建有日本研究中心、韓國研究中心、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中法文化交流中心,與韓國延世大學合辦“成都世宗學堂”。

社會服務有力。學校是“國務院民族團結先進集體”,長期發揮人才和科技優勢,支持地方經濟社會尤其是教育事業發展,設有四川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訓中心、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四川省分中心、四川省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四川省教育廳四川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教師繼續教育四川師范大學培訓中心、四川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等省級培訓及研究機構。長期對口幫扶甘孜州理塘縣、涼山州普格縣、廣元市蒼溪縣、廣安市武勝縣等貧困縣。2017年,學校牽頭成立C5教育精準扶貧聯盟,先后在南充市儀隴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廣元市蒼溪縣、達州市達川區、涼山州普格縣、甘孜州理塘縣建立“新農村建設學院”,助力精準脫貧。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

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

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

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 视频国产欧美视频 | 日韩、欧美、中文三级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综合久久资源一本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