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北京市 | 本一批 | 507 | 19542 | ||
天津市 | 本科A段 | 494 | 18732 | ||
河北省 | 本一批 | 544 | 574 | 51727 | 10191 |
山西省 | 本一批 | 507 | 542 | 32471 | 5754 |
內蒙古自治區 | 本一批 | 506 | 549 | 19317 | 4114 |
遼寧省 | 本科批 | 489 | 556 | 50131 | 8459 |
吉林省 | 本一批 | 533 | 16734 | ||
黑龍江省 | 本一批 | 538 | 531 | 19120 | 4237 |
江蘇省 | 本一批 | 347 | 69710 | ||
安徽省 | 本一批 | 542 | 38616 | ||
福建省 | 本一批 | 500 | 32196 | ||
江西省 | 本一批 | 550 | 25059 | ||
山東省 | 本科批 | 527 | 539 | 78029 | 26228 |
河南省 | 本一批 | 512 | 539 | 94355 | 20442 |
湖北省 | 本一批 | 534 | 37202 | ||
湖南省 | 本一批 | 539 | 31695 | ||
廣東省 | 本科批 | 491 | 81519 |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本一批 | 528 | 29577 | ||
海南省 | 本一批 | 585 | 11621 | ||
重慶市 | 本一批 | 527 | 39007 | ||
四川省 | 本一批 | 567 | 59189 | ||
貴州省 | 本一批 | 482 | 38357 | ||
云南省 | 本一批 | 552 | 26412 | ||
陜西省 | 本一批 | 504 | 40613 | ||
甘肅省 | 本一批 | 494 | 25521 | ||
青海省 | 本一批 | 428 | 7561 |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本一批 | 469 | 9712 |
沈陽建筑大學是以建筑、土木、機械等學科為特色,以工為主,工、管、理、文、農、法、藝術等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學校,原隸屬于國家建設部,2000 年在國家辦學管理體制調整中劃歸遼寧省管理,2010年成為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遼寧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學校位于沈陽渾南區的主校區占地面積1500畝,建筑面積 48萬平方米。主校區規劃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建筑形式現代、質樸、簡練,功能設施齊全。教學區為網格式、具有東方文化底蘊的庭院組合,有利于資源共享和學科交流。一座長達 756 米的亞洲第一文化長廊將教學區、圖書館、實驗區、辦公區、生活區等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形成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學校擁有開放式圖書館、國內首座建筑博物館、中國古建筑保護示范區、中德節能示范中心、多功能體育中心、網球訓練中心、校園數字信息化平臺。學校校園獲得國家“2008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學校設有17個學院(教學部),13個直屬科研機構、4個直屬科研平臺,現有一支德才兼備、業務精湛、奮發有為、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有教職工17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生導師570人,教授184人,副教授408人。有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國家“”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及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部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4人,遼寧省攀登學者、特聘教授、遼寧省教學名師、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63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及遼寧省創新團隊10個。學校現有本科生11021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150人,外國留學生839人。
學校現有土木工程、機械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涵蓋工、管、法、藝術等4個學科門類。學校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單位。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等5個博士一級學科及學校總體排名均位列遼寧省屬高校第一名,5個學科入選省一流學科重點建設學科,學校入選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學校有國際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3個國家級科技平臺,1個國家級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校本科教育包括7個門類下24個專業類,共47種專業,于2006年9月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已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建筑學、城鄉規劃、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和工程管理專業以最長有效期通過了住建部專業教育評估(認證)。6個專業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專業獲批遼寧省首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優勢特色專業。學校在參評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的30個專業中,有7個專業排名第一,23個專業排名進入前五名。3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2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我校是教育部確定的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現有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21個省級實驗中心及實踐基地。我校學生十二五以來在國家級學科競賽中獲得各種獎項543余項,2017年獲得全國大學生城市管理競賽一等獎、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2016、2017年分別摘得全國“互聯網+”大賽銅獎1項、銀獎1項。先后有三名學生獲得2014、2015年度中國自立自強之星提名獎。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培養高水平運動員試點單位之一。學校2002~2017年的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在遼寧省高校名列前茅。
“十二五”以來,學校獲得科技總經費12.65億元,累計科研立項3200余項,其中獲得“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北方地區高大空間公共建筑綠色設計新方法與技術協同化” “ 預制混凝土構件高效配筋及性能化設計理論” “ 復雜預制構件混凝土數字化智能精確布料技術與設備研發”“可再生能源和蓄能技術耦合應用關鍵技術研究”以及國家基金重點項目“裝配式耗能結構抗多災害作用的全壽命設計理論研究”“ 寒地大空間公共建筑綠色設計理論與方法”等在內的國家級課題和省部級課題1200余項。獲得90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其中,“大連理工大學遼東灣校區項目”獲得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一等獎,“用于石材加工的單驅動可分度復合切削部件”獲國家專利金獎。發表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2100余篇,其中多篇學術論文在《Nature Geoscience》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按全國技術市場統計,學校分別在2014、2015、2016年中國高校產學研實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3、12、13名。學校現已承擔國家和省部級教改立項300余項,教改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120余項,“一般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學校2次被評為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評為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一等獎,入選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和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被評為中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二等獎。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150余萬冊。
學校與美國邁阿密大學、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俄羅斯頓河國立技術大學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或科研、合作辦學關系,是國家教育部選定的招收國內訪問學者單位,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首批可以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招收院校,是遼寧省政府外國留學生博士獎學金生招收院校,是遼寧省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遼寧省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學校與美國班尼迪克大學合作舉辦的信息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是基地的示范項目。“中芬(北歐)木結構節能環保別墅建筑示范項目”和“中德節能示范中心”搭建了高端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學校與羅馬尼亞特來西瓦尼亞大學共同建立了孔子學院。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秉承“嚴謹治學、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和“博學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訓,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不斷深化各項教育教學改革,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建設特色鮮明、行業領先的研究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