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名稱 | 姓名 | 工作內容 | 辦公地點 | 聯系電話 |
處長 | 武 艷 | 全面主持教務處工作 | 一教樓1037 | 83911053 |
副處長 | 吳 萍 | 主管本專科招生、基礎教學運行、師資隊伍建設 | 一教樓1033 | 83911055 |
趙麗莉 | 主管教學計劃、專業建設、學籍成績與綜合考試管理、臨床運行及相關工作 | 一教樓1033 | 83911056 | |
朱 淼 | 主管教學質量建設、教學督導、教師教學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等 | 一教樓1033 | 83911065 | |
綜合辦公室 | 陽方 | 辦公室日常工作;文件、檔案管理;經費管理;設備管理;社會化考試管理 | 一教樓1039 | 83911063 |
儲成成 | 辦公室日常工作、設備管理、學歷認證、部分臨床教學管理工作 | 一教樓1039 | 83911732 | |
基礎教學辦公室 (包括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 殷艷萍 | 基礎教學運行、二課堂、學生科研項目、基礎課程建設 | 一教樓1035 | 83911057 |
馬小茗 | 基礎教學運行、二課堂、學生科研項目、基礎課程建設 | 一教樓1035 | 83911974 | |
臨床教學辦公室 | 付斌 | 臨床課程建設、臨床教學運行;長學制建立導師關系 | 一教樓1038 | 83911061 |
呂品㗊 | 臨床課程建設、臨床教學運行;長學制建立導師關系 | 一教樓1038 | 83911975 | |
教務辦公室 | 徐慧莉 | 教學計劃、專業建設、英語四六級考試 | 一教樓1032 | 83911060 |
張傳標 | 綜合考試管理、畢業前二補、新生信息證照采集 | 一教樓1032 | 83911972 | |
潘援 | 成績管理 | 一教樓1032 | 83911973 | |
董斌 | 本專科學籍學位管理(不含留學生),畢業資格審核(不含留學生),長學制學生進基地遴選 | 一教樓1032 | 83911062 | |
教學條件與質控辦公室 | ||||
楊甜 | 臨床階段教學條件建設、質量控制、教材選用 | 一教樓1028 | 83911976 | |
招生辦公室 | 李穎嘉 | 執行學校招生計劃、組織招生宣傳咨詢、實施招生錄取方案、新生入學資格復查 | 一教樓312 | 83911085 |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 張 輝 | 負責教務管理系統建設、使用與維護 | 二教樓T309 | 83911856 |
王 巖 | 二教樓T303 | 83911859 | ||
韓淏軒 | 二教樓T303 | 83911860 | ||
李松 | 為基礎和臨床各類教學、科研和宣傳提供多媒體技術服務 | 二教樓221 | 83911861 | |
葉 萌 | 二教樓219 | 83911358 | ||
沈紅濤 | 二教樓219 | 83911358 | ||
趙劼 | 二教樓220 | 83911359 | ||
羅自力 | 為教學活動提供技術支持服務 | 一教樓824 | 83911343 | |
楊 麗 | 一教樓624 | 83911345 | ||
梅曉霞 | 一教樓624 | 83911345 |
首都醫科大學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北京市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教授為首任校長。
學校校本部設有10個學院、1個學部、1個研究中心和1所附屬衛生學校,包括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中醫藥學院、衛生管理與教育學院、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部、國際學院、燕京醫學院,腦重大疾病研究中心,附屬衛生學校。學校現有19所附屬醫院、21所臨床醫學院,包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第三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第四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第五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第六臨床醫學院)、附屬復興醫院(第八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第九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胸科醫院(第十臨床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第十一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第十二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兒科醫學院)、附屬北京口腔醫院(口腔醫學院)、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精神衛生學院)、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婦產醫學院)、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中醫藥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醫學院)、附屬北京康復醫院(北京康復醫學院)、附屬北京潞河醫院(潞河臨床醫學院)、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康復醫學院)、中日友好醫院(中日友好臨床醫學院),以及預防醫學教學基地(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還設有38個臨床專科學院、專科學系。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098人,其中研究生4388人,本科生5092人,高專高職生1968人,留學生650人;成教生3619人。學校和附屬醫院現有教職員工和醫務人員42467人(校本部1538人,附屬醫院40929人),其中有院士7人;正高職稱2315人,副高職稱3715人;教授843人,副教授1238人;博士生導師673人,碩士生導師1113人。
學校現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0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含中醫);1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培育)學科;4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6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1個北京地區高等學校學科群。6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3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校臨床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免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社會科學總論7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臨床醫學進入ESI學科前1‰。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按照三級學科統計,有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7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所有醫學及醫學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校設置的長學制專業有臨床醫學、兒科學和口腔醫學;本科專業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兒科學、預防醫學、精神醫學、藥學、臨床藥學、中醫學、中藥學、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假肢矯形工程、康復治療學、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管理)、法學(衛生法學)、醫學實驗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衛生信息管理)21個。高職專科教育設有護理、醫學檢驗技術、藥學等14個專業。學校培養醫學與醫學相關學科的學術型和應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目前有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6個;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10個市級特色專業;7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18門市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6個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1個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5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素質教育基地;7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和1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和24名市級教學名師。通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學校共獲得教育教學成果獎國家級特等獎1項、二等獎7項、優秀獎1項,市級特等獎2項、一等獎22項、二等獎34項、優秀獎1項。2015年,學校高水平通過了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
學校在校本部和附屬醫院擁有一批國家級和市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建有高水平的國家級、市級研究和培訓機構,如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衛生部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北京市全科醫學培訓中心、首都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基地等。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4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優秀創新團隊。學校“人腦保護高精尖創新中心”獲批首批北京高校創新中心。近5年來,學校承擔了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項目2858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381項),累計科研經費23.4億元;獲得各類各級獎勵7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北京市科技獎3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6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獎2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18項、吳階平系列醫學藥學獎6項、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2項;獲得專利授權553項。
學校有良好的教學科研輔助設施,建有圖書館、檔案館、校史館、中心實驗室、信息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臨床檢測中心、實驗動物部、學報編輯部、中醫研修學院及首都國醫名師館、校醫院等平臺。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