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是一本大學,該校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教育部共建的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全國百強省屬高校建設計劃支持高校,也被譽為中國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
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最低位次 |
---|---|---|---|---|
江蘇 | 本一 | 346 | 348 | 10112 |
北京 | 本二 | 514 | 564 | 5180 |
天津 | 本科A段 | 561 | 579 | 2052 |
內蒙古 | 本一 | 519 | 546 | 2739 |
遼寧 | 本科 | 584 | 580 | 3178 |
黑龍江 | 本一 | 557 | 546 | 2088 |
安徽 | 本一 | 574 | 592 | 5324 |
福建 | 本一 | 542 | 589 | 2830 |
江西 | 本一 | 580 | 605 | 2685 |
山東 | 本科 | 587 | 602 | 4859 |
河南 | 本一 | 573 | 598 | 5469 |
湖北 | 本一 | 579 | 603 | 4150 |
湖南 | 本一 | 583 | 615 | 3541 |
廣西 | 本一 | 552 | 579 | 3156 |
海南 | 本一 | 649 | 710 | 918 |
重慶 | 本一 | 578 | 556 | 3598 |
貴州 | 本一 | 537 | 622 | 2735 |
云南 | 本一 | 566 | 608 | 3202 |
陜西 | 本一 | 539 | 562 | 3943 |
甘肅 | 本一 | 538 | 540 | - |
新疆 | 本一 | 528 | 538 | - |
河北 | 本一 | 591 | 622 | 3762 |
揚州大學坐落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全國百強省屬高校建設計劃支持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學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其農科和代辦的文史專修科西遷揚州,組建蘇北農學院和蘇北師范專科學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時期相繼在揚建立或遷來揚州辦學。1992年,學校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并組建而成。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設有28個二級學院和1個獨立學院,121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6000多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12000多人。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7個,博(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1個,博士后流動站14個;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優勢學科7個,省“十三五”一級學科重點學科6個,省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3個,化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工程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等7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
學校人才培養能力持續提高。學校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6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優秀研究生工作站9個,教育部卓越人才培養項目8個。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3門,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農業部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2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項目1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5項和國家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獎1項。學校著力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實施揚州大學本科專業品牌化建設與提升工程,大力推進通識教育改革,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實踐育人,積極打造“一院一品”,實行第二課堂學分制,推動第一第二課堂融合發展。學校混合教學改革案例入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混合學習白皮書》,連續五次捧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獲評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04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6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
學校師資質態持續優化。全校現有教職員工60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2400多人,醫護人員1900多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300多人,博、碩士生導師31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3人、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入選者1人、教學名師入選者2人,“獎勵計劃”入選者2人,“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1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