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創新經濟增長內生動力,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堅持總量做大、質量做優、效益做好,切實推動實體經濟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完善激勵機制。引導企業內部創新,探索建立工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和差別化要素配置機制,加速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聚集。創新企業融資模式,探索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完善政銀企溝通對接平臺,支持君樂寶、科林電氣、博信通信等企業上市,破解融資瓶頸。強化政策扶持,支持企業參與政府采購,認真落實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新增市場主體2500個以上。突出科技引領。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發展以電科導航等為代表的河北省創新型領軍企業,以漢佳衛星導航服務平臺、同輝LED器件開發等為代表的6個省級重點科技支撐項目。發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范作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聯盟與成果轉化體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實驗室達到22個,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43家。深化技改對標行動,實施普興電子外延片產業化等28個技改項目,省級以上標桿指標達到14項。完善專利平臺和中介服務,專利申請增長10%以上,爭創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出臺引進科技創新人才的政策措施,打造高端人才和先進科技成果聚集高地。提升服務水平。探索整合工信、科技等領域扶持政策,搭建面向企業的信息共享平臺。開展中小微企業“服務提升年”活動,主動解決用地、融資、用工等實際問題。強化要素保障,完成方臺220千伏變電站工程,啟動龍鳳湖110千伏變電站建設,確保南水北調3個地表水廠及管網投用。實施品牌戰略,新增省級以上品牌6個。推進中小微企業成長培育工程,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器,篩選10家以上有市場、有潛力的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年內新增規上企業13家以上。開展利稅大戶、創業標兵、就業模范等評選活動,增強企業家的責任感、榮譽感、歸屬感。
(四)創新城鄉建管理念,著力開啟融合對接新模式。圍繞城鄉建管上水平、出品位,加快由城鄉分割、組團發展轉向全域融合、共建共享。加速建管機制融合。創新城建融資機制,發揮城投平臺、擔保公司和財政杠桿作用,探索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參股控股等方式,參與社會事業和市政設施建設。參照省會中心城區標準,穩妥推進鎮改街、村改居,謀劃設立獲鹿、銅冶、上莊街道辦事處。完善物業管理辦法,規范街區門牌、路標,提高新建社區規劃水平。實施戶籍制度改革,取消城區和建制鎮落戶限制。加速重點區域融合。按照基礎配套城市化、主干道路景觀化的思路,以“十大城建精品工程”為抓手,推動城區、新市鎮與省會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對接。確保高壓走廊入地、海山公園改造全面完工,加快鹿泉北國商城建設,啟動生態文化廣場,謀劃市民活動中心和石柏大街兩側綜合開發。穩妥推進城中村和站前街棚戶區改造,完成5條城區道路雨污分流、13條供水管網工程。加快上莊鎮商業街建設,打造舊村改造樣板,銅冶鎮重要節點改造邁出實質步伐。加速城鄉景觀融合。堅持以“十大容貌整治提升工程”為抓手,推動城鄉品位與省會中心城區對接。完成北斗東路綠化提升、濱河路及綠廊綠道、太平河整治提升二期工程,高標準實施主街主路及兩側建筑包裝改造。建成西山森林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