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加快建設人才強省。
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深入實施人才優先戰略,更加注重培養、用好、吸引各類人才,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優化配置。以“高精尖缺”為需求導向,實行重大人才工程,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高層次、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急需緊缺型人才,著力發現、培養、集聚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發揮政府投入導向作用,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個人等有序參與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引進。建立健全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吸引制度,建立柔性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營造自由流動、包容開放、科學激勵的用人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各類人才的活力和創造力。優化人力資本配置,消除人才流動障礙,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營造全社會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立足全局、長遠戰略,廣納賢才,廣進賢言,廣集群智,加強特色智庫建設。
36.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
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建設法治湖南。提高黨委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強黨委領導立法工作的制度建設,健全人大主導地方立法工作的機制,完善公眾參與立法機制,健全地方性法規規章體系。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設定權力、行使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推行綜合執法,實現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完善行政決策機制,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促進司法公正,完善對權利的司法保障、對權力的司法監督,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精神,增強全民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
37.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創新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推進基層治理模式改革。加強社會治理基礎制度建設,加強社會信用管理。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完善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多元化解機制,健全群體性事件預防處置機制,有效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深入推進平安湖南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以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為目標,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快建設基礎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提升法治化、社會化、信息化水平。嚴密防范、依法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全面落實國家安全政策,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極端宗教活動。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打擊網絡違法犯罪,防止網絡滲透破壞,全力維護網絡安全。實施最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強防災減災和應急能力建設,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38.加強民主政治建設。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全面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民族、宗教、僑務等政策,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作用。實施“同心工程”,推進“萬企聯村”、“四同創建”。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監督機制,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水平。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提高宣傳和組織群眾能力,依法保障人民各項權益,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巨大創造力。高度重視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39.確!笆濉币巹澖ㄗh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制定“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要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戰略思想、發展理念、決策部署,落實省委《建議》確定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制定本地區“十三五”規劃。各級各類規劃要增加明確反映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指標,形成各規劃之間內容相互銜接、指標科學合理的規劃體系,切實把“十三五”規劃落到實處,把全會確定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全省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同志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銳意進取、艱苦創業,努力開創“十三五”時期我省發展新局面,共同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