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難點
基本住房免征房地產稅減少阻力
南都:您認為房地產稅開征最大難點在哪?
賈康:一句話,還是既得利益,多次說“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就是說這些事。
南都:是不是在官員中此稅推行阻力較大?
南都:有一部分官員會反對房地產稅,因為他們手中積累一些好房大房,但不一定都是違規違法所得,有各種歷史原因:比如過去分房,家里子女多可以多分,有的老干部家里先后分到4套,以后又商品化了;又比如很多地方房改后推出所謂的集資建房、改善房,但按行政級別來分配,官越大,房子越大。我覺得官員也要考慮自己的物質利益,所以最實在的還是第一單位扣除,也就是明確扣除第一套房或扣除人均多少平米后征稅,很多官員就可以接受了,如果全部征稅,很多官員確實接受不了,一個月工資就幾千塊錢,很難過體面的生活。
南都:您不贊成普遍征收,一再強調要讓社會“吃定心丸”,這個很重要嗎?
賈康:很重要,這是社會能不能接受的問題,改革方案可行性的大前提問題。我一直強調改革勢在必行,但也一直強調不能照搬美國全面征收的模式,這在中國不具備條件。要讓社會接受,應該調節有支付能力的人,只針對完全的商品房、產權房的高端,保障房則根本不在內。
南都:到底怎么扣除,爭議較大,您贊同哪一種?
賈康:爭議中的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技術上在不動產登記信息“一網打盡”情況下也沒有難易度區別,到底選哪個,現在沒有定論,需要充分征求意見,走立法程序定。按照人均多少平方米扣除,執行起來可以精細化,但網上有人以一種假設的情景表達質疑,比如按照人均40平方米來扣除,一家三口住120平方米的房子不用交稅,這時突然出現不幸事故,孩子在車禍中身亡,父母悲痛欲絕之際,稅務部門卻來敲門征稅,老百姓覺得于情于理不能接受。這給我的啟發是,如果中國只能選擇調節高端,那么能不能寬松一點,扣除第一套房子(基本住房),第二套(改善房)的稅率也可討論能否優惠些,第三套按照標準稅率征收。但也有人認為這樣不公平,因為第一套房有平米之差,不過擁有三四百平米大房子的人,畢竟較少。
南都:百姓比較關注房地產稅開征后稅負的增加,有觀點認為現在稅負已經很重了。
賈康:讓有大套、多套房子的人來承擔,從稅制來說是合理的,讓先富起來的人、成功人士多為國家做些貢獻。原來,我們稅制里大量由中低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