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農業,必須加強農業生態治理。要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低毒低殘留農藥,開展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和農田殘膜回收區域性示范,大力推廣節水技術,全面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要實施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擴大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退耕還濕試點范圍。要開展西北旱區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東北黑土地保護試點,推進京津冀、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修復,把全國的天然林都保護起來。
做強農業,要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要支持農產品貿易做強,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企業集團。要創新農業對外合作模式,重點加強農產品加工、儲運、貿易等環節合作。支持開展境外農業合作開發,推進科技示范園區建設,開展技術培訓、科研成果示范、品牌推廣等服務
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2份中央一號文件1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這份文件題為《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全文約12000字,共分5個部分32條。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內容很多,包括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等等。怎么很簡潔地看懂它?不妨分三組、拎出8個關鍵字——
第一組關鍵字:強、富、美
這組關鍵字好記,把網友們常說的“白富美”改一個字就成了。什么“強”?農業要強。什么“富”?農民要富。什么“美”?農村要美。
農業強,首先就看糧食生產能力強不強。一號文件第一部分第一條,就講這個。落實糧食生產責任制、功能區,劃定基本農田、強化農田水利,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協調發展,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流通方式,統籌兩個市場,等等,都是圍繞著“糧”字做部署。
農民富,現在遇到兩個難題:怎么保持農產品價格的合理穩定,怎么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一號文件強調了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甚至還提出了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里面有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