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省人社廳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大半年的準備,目前山東省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已經完成了前期的調研、摸底工作。與改革相關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下一步將按照中央有關部署,擬定具體改革方案。
對于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企業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省人社廳相關人員表示,改革原來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費計發方法,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有利于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體現社會公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流動。
企事業單位繳存比例一致嗎?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如無意外也繳納28%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房連泉說,由于歷史遺留原因,此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后由財政撥款發放退休金,且退休金一般比較高,甚至可以達到退休前工資的90%;而部分從企業退休的人員,養老金只有退休前工資的50%。這造成很多企業人員不滿:為什么公職人員在工作時一分錢不繳納,退休金反而這么高,人為造成了不公平現象?
房連泉說,此次改革的核心是“一個統一”,這就意味著,將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要像企業人員一樣,納入社會保險制度,建立基本養老金賬戶,單位繳納一部分,個人繳納一部分,這將是他們退休后拿到的養老金的基本組成部分,而不是由財政全額發放。
至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房連泉認為,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應該會跟企業保持一致,不然就稱不上并軌了。目前,企業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賬戶分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前者由單位繳納,為員工工資的20%;后者由員工個人繳納,為員工工資的8%,加起來就是28%。如無意外,將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賬戶也會按照這個比例繳納。
是否意味著公務員漲工資?
為了平穩過渡或許會適當漲工資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向企業看齊了,會不會導致他們退休后拿到的養老金變少?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說,單純從基本養老金賬戶來看,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能拿到的養老金的確會變少,因為以前退休后是財政支付,標準比較高。此次改革中的一個“同步”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隱含的意思就是,作為改革的配套和潤滑措施,可能會給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漲工資。
“在并軌之前,很可能會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漲工資。”唐鈞推測稱,一旦納入社會保險制度,公務員和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