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感覺招到了想要的學生”
馮程豪是杭州師范大學2016級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高考前,他參加了多個自主招生考試,包括“北約”和“華約”,不過都因為門檻過高,沒有進入筆試。給他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杭師大電子商務專業的“三位一體”招生面試。
“三位一體的自主招生模式與其他任何的考試都不相同。它考察的不僅僅是考生的學習能力、對會考科目的認真程度,還考察考生的思維能力和對待問題的方式。”他最終也選擇在杭師大的電子商務專業就學。入學后,他多次在文章里談及“三位一體”考試對他產生的影響:“‘三位一體’的考生是幸運的,是在自己給自己選擇專業,比普通考生多了一條道路。”
對考生而言,多一條通往高校之路,是最大的吸引力。
“三位一體放在提前批錄取,有些考生在分數出來后,感覺一本線上不了,就會馬上利用三位一體來填報。有些考生覺得肯定能上第一批,可能放棄三位一體,直接在第一志愿填報浙江工大,這樣可選專業更多。”浙工大招生辦副主任朱成康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甚至有考生同時參加多所學校的“三位一體”考試,手里多了幾個“籌碼”。
浙工大學生處副處長周小斌也認為,對于考生來說,“三位一體”最大的好處是避免高考發揮失利失去了選擇的機會。浙工大連續三年對“三位一體”的招生情況的統計結果是,通過這一方式錄取的學生,有22%沒有達到統招批次線,分差最高三十余分,未達到學校投檔線的高達54%。
但周小斌說,浙工大并不擔心生源質量。“三位一體報名也有門檻,需會考成績11個A,全省大約只有一萬人左右,因此他們的基本文化素質是排名前列的。”
浙工大為此進行了連續幾年的“對比調研”:每年從“三位一體”招錄生與普通招錄生中各隨機抽取100名學生,從入學成績、大學平均學分績點(績點:根據每門課的成績計算而得,60分績點為1,每增加1分增加0.1個績點,100分為5個績點。平均學分績點是將分數換算為績點,之后按學分加權平均分方法計算)、排名前20%的人數等方面對比調查。
結果顯示,“三位一體”招錄生的高考分數偏低,但入學一段時間后,整體穩定在中等偏上,比普通招錄生的成績績點高出約8%;,文科生的入學分數排名在前20%的只占10%,理科生不到6%,但入校一兩年后,人數分別提高到26%和22%。
經貿管理學院2016級學生徐西蒙就是如此。他的高考成績只有575分,而工商管理專業當年在第一批錄取最低分
溫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56浙大城市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7溫州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18浙大城市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