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云南高校 > 正文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本還是二本,屬于幾本大學

更新:2023-09-15 15:03:40 高考升學網

1、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本還是二本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不是本科,屬于專科。根據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不是本科,屬于專科高校,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的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滇西北唯一的公立高等院校。學校肇始于1906年麗江府中學堂師范簡易科,1956年創建麗江師范學校,1968年改稱麗江地區師范學校,1995年更名為麗江民族師范學校;1978年麗江開設大學師專班,1984年在大學師專班的基礎上建立麗江教育學院。2001年,麗江民族師范學校與麗江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新的麗江教育學院。2006年,麗江教。

2、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開設專業一覽表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開設專業有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電子商務、旅游管理、會計、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體育保健與康復、休閑體育、健身指導與管理、美術教育、園藝技術、生物教育、化學教育、食品營養與檢測、思想政治教育、小學教育、小學英語教育、旅游英語、應用英語、應用外語(老撾語)、小學語文教育、新聞采編與制作、現代文秘、數學教育、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供用電技術、學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院系名單 專業名稱 本專科
旅游與經濟管理學院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專科
電子商務 專科
旅游管理 專科
會計 專科
體育與健康學院 體育教育 專科
運動訓練 專科
體育保健與康復 專科
休閑體育 專科
健身指導與管理 專科
藝術學院 美術教育 專科
應用技術學院 園藝技術 專科
生物教育 專科
化學教育 專科
食品營養與檢測 專科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專科
教師教育學院 小學教育 專科
外國語學院 小學英語教育 專科
旅游英語 專科
應用英語 專科
應用外語(老撾語) 專科
文學與傳媒學院 小學語文教育 專科
新聞采編與制作 專科
現代文秘 專科
數學與信息技術學院 數學教育 專科
現代教育技術 專科
計算機應用技術 專科
物聯網應用技術 專科
供用電技術 專科
學前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 專科
心理健康教育 專科

3、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史上最全屬性表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院校基本屬性
創建時間 1905年
院校性質 公辦
院校類型 師范
率屬于 省政府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雙一流
本科/專科 專科
省/市 云南
碩士點
博士點
院校地址 http://www.lj-edu.cn/
招生電話 ["0888-3196076"]
招生網址 http://zjc.lj-edu.cn/xxgk1/zsksxx.htm
2023年云南大專學校排名 云南省前十的高職專科
云南省分數最低的大專有哪些,歷年分數線低的大專名單
云南大專學校排名2023年最新排行榜(公辦+民辦)
2023年云南公辦大專有哪些學校(名單+排名)
2023年云南有哪些公辦大專 附云南所有的高職專科院校(公辦+民辦)
2023年云南專科學校有哪些 云南省內大專院校名單
2023年云南哪些本科大學有專科(有大專的本科學校)
2023年云南公辦大專學校名單有哪些(附排名)
云南公辦大專學校排名2023最新排行(名單整理)
2023年云南公辦大專排名(分數線)
2023年云南實力最強的大專排名,最好的大專前十名
2023年云南地區大專院校排名(分數線排名)

4、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23年最新簡介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的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滇西北唯一的公立高等院校。學校肇始于1906年麗江府中學堂師范簡易科,1956年創建麗江師范學校,1968年改稱麗江地區師范學校,1995年更名為麗江民族師范學校;1978年麗江開設大學師專班,1984年在大學師專班的基礎上建立麗江教育學院。2001年,麗江民族師范學校與麗江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新的麗江教育學院。2006年,麗江教育學院改制為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歷經115年的發展,學校已培養各級各類人才6萬余人,為滇西北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邊疆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被譽為“滇西北教師的搖籃”。學校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旅游與經濟管理學院、藝術學院、應用技術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外國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數學與信息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等二級學院。現有直屬附屬中學2所、附屬幼兒園1所,非直屬附屬實驗學校、附屬幼兒園各1所。創建了師范生教學技能、學前教育專業、漢語言文學類專業群等13個實訓中心,共有122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其中有4個省級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實習實訓教學基地)、144個校外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其中有2個省級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學校堅持“人才強校”。學校有專任教師505人,其中本校專任教師405人、兼任教師折合數為100人,本校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205人,占50.62%;具有正教授職稱的專任教師33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132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的專任教師占40.74%;“雙師型”教師165人,占40.74%。學校重視教學團隊、科研團隊建設,發揮領軍人才示范帶頭作用。現有云嶺學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2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專家1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名、云南省教育功勛獎獲得者1人、云南省師德標兵2人、云南省優秀教師1人、云南省優秀輔導員7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3個、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工作室4個。學校堅持“教學立校”。學校開設有48個專業,其中專科專業47個,合作開辦本科專業1個現有學生8000余人。2010年學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1項指標中有19項“優秀”。2016年學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云南省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特色評估”,結論為“特色通過”。2016年以來建設省級及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41項,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項(其中一等獎1項)。2016—2020年應屆畢業生中,被本科高校錄取的比例依次為15.48%、30.75%、51.09%、69.61%、71.35%。2016—2020年,學生在省級及以上技能競賽中獲得的獎項依次為60項、31項、98項、72項、116項。2016—2020年畢業生年終就業率依次為99.81%、99.90%、97.50%、98.00%、98.62%。2016、2017年獲得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目標責任考核一等獎”,2018年被評為“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良好高校”和“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先進集體”。2016—2020年,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整體滿意率平均為99.39%。學校堅持“科研興校”。2016—2020年新增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2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19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559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10篇;出版學術著作62部,出版教材40部,獲授權專利31項,申請專利42項。獲得市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獲獎共46項。現有科研平臺10個,其中省級2個。為行業、產業、企業提供咨詢報告133份。學校堅持“制度治校”。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優化“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社會參與”的治理結構。圍繞學校《章程》的落實,完善《黨委會議事規則》《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學術委員會實施辦法》《教代會實施辦法》《理事會實施辦法》等基本制度,推進決策、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保障學校內部治理機構運行更加規范、高效。推進規章制度“廢、改、立、釋”,從制度源頭推進簡政放權、激發活力。健全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常年法律顧問。依法健全信息公開機制,加大主動公開力度,自覺接受監督。學校堅持“文化塑校”。把弘揚核心價值觀作為行動指南,把弘揚杰出校友張桂梅精神作內容,把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作為重要載體,把創建“文明校園”作為重要抓手,系統推進文化建設。以紅梅品格、紅燭精神、紅色基因、紅旗飄揚“四紅”,深入開展向張桂梅學習宣傳的熱潮。打造“禾雨”文化品牌,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融入校園文化標識和人文景觀建設,提升師生的精神風貌、精神狀態和精神氣質。學校被評為“麗江市第二屆文明校園”。學校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服務麗江建設成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鄉村振興示范區、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發展定位。建校至今一直堅守師范教育傳統,為滇西北培養了4萬余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的中小幼教師。充分發揮“麗江市教師發展中心”“麗江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基地”職能,積極開展基礎教育研究,撰寫咨詢報告,先后培訓麗江市中小幼教師3萬人次。成立了“麗江市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麗江市高校新型智庫”“麗江文化旅游研究中心”“遺產旅游研究基地”,大力推進麗江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論研究、應用研究,為麗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服務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承擔旅游行業企業的培訓任務,1992年以來,為滇西北區域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等培養了5000余名專業人才,積極參與麗江有關旅游規劃編制和課題研究。服務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重麗江乃至三江并流區域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設立高山資源植物聯合研究實驗室,共建麗江高山植物標本館,發揮科學研究優勢,利用研究成果服務地方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強涉農學科專業建設,發揮專業優勢,加快鄉村振興急需緊缺人才培養,推進涉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學校重視文化傳承創新。學校將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工作中,增強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愛國主義精神、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為促進地方民族團結和諧和民族文化繁榮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在廣泛傳唱著名音樂教育家、學校優秀教師禾雨創編的民歌《北京有個金太陽》,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政治認同,提升校園文化,教育引導全校師生心向黨。建立了以東巴藝術研究為特色的藝術學院,成立了滇西北藝術傳承基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納西學研究院,聚焦納西東巴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和參與市廳級以上項目36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獲得市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5項,出版著作30部,出版2部東巴文化有關的規劃教材。依托云南省高職院校示范實訓基地項目,設立“民族文化宣講實訓室”,用中英文宣講云南少數文民族文化,大力傳承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設立“麗江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榮獲“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麗江市民族團結先進集體”“麗江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華東師范大學、南京曉莊學院、長沙師范學院、云南師范大學四校對口支援學校。與云南民族大學、滇西應用技術大學聯合培養全日制本科生。與國家開放大學實驗學院共同設立麗江分院。與麗江民族中專、華坪職高、迪慶民專、大理財校、昭通財校5所中職學校簽訂《聯合辦學協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校常年招收留學生、聘用外籍教師;與國外多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合作開展學術交流、教師訪學、學生跨文化交流活動;與緬甸云華師范學院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學生頂崗實習工作。舉辦“從東巴象形文字到當代”法國展。在的奮斗征程中,學校將始終堅持以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德高業實、麗澤三江”校訓,堅持“扎根麗江,立足滇西北,服務云南,面向全國,融入一帶一路”的辦學定位,遵循“黨建引領、以本建專、強院興校”的發展思路,努力建設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大學。(主要數據截止2021年6月)

最新圖文

云南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10:0:23

昆明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12

昆明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1:0:23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一

時間:2024-06-19 09:0:27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在线看片线路一入口 | 精品女神AV网站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久久野草 | 亚洲a级一片在线看 |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