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學院錄取結果查詢什么時候出來,附查詢時間網址入口
人生中,總有一段路讓我們覺得很累,或處于人生的轉折點,或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或處于人生的低谷。我們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像一個迷路的孩子,彷徨而又無助,只想得到一個溫暖的懷抱可以依靠,慰藉自己脆弱的心靈。可是,不累何來的實現夢想呢?當你得知被保山學院錄取的那一刻,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保山學院錄取結果查詢時間、保山學院錄取結果查詢入口和網址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沿革:保山學院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創辦的“永昌師范學堂”。1978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保山師范專科學校。2009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保山學院,實行省市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升本以來,學校科學謀劃、精心布局、不斷改革,逐步實現了從專科向本科、從師范向綜合的轉變,辦學水平顯著提升。2013年學校通過審核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4年學校獲選為云南省首批兩所 “國門大學”基礎能力建設高校之一,2015年學校獲選為云南省十所“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試點改革學校”之一,2016年學校獲選為云南省“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學院”,2017年學校獲選為云南省首批六所“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院校”之一,2017年學校經國務院僑辦批準為云南省兩個“華文教育基地”之一。40年來,學校堅持在“邊、農、少、山”地區辦學,培育形成了“扎根邊疆、服務基層、艱苦創業、開放創新”的保山學院精神,走出了一條艱苦創業的發展道路。學校秉承“厚德、勵學、敬業、篤行”的校訓,為社會輸送了4萬多名專門人才,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為民族團結進步、生態文明建設和邊疆和諧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情況:目前,學校現有校舍建筑面積24.80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4.8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125.37萬元,館藏紙質圖書102.54萬冊,電子圖書119.30萬冊。校內實驗實訓室170個,校外實習實訓教學基地106個。有15個二級學院,41個本科專業,22個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8779人,其中本科生7946人。在職教職工693人,其中專任教師462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 68.18%,高級職稱教師占41.6%,“雙師型”教師占42.74%)。學校還聘任中國“兩院”院士戴永年、孫漢董、黃潤乾等在內的客座教授72人。
教學建設:學校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教學成果逐年增加。現有省級應用本科轉型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雙語課程1門,省級教學團隊2個,“云嶺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興保人才獎”1人,永昌教學名師2人,擔任外校碩士生導師8人。省級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寶玉石特色專業群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技術創新服務中心”1個,省級“旅游產品設計與開發特色專業群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技術創新服務中心”1個,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學院1個。2009年以來,共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級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56項。
學科建設:學校堅持學科專業一體化、教學科研相互促進的理念,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有力地支撐、促進了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水平。現有云南省高校B類高原一流學科(生物學)1個,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楊善洲精神研究基地)1個,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寶玉石特色產業研究與發展工程中心)1個。學校與云南省科協合作共建“朱有勇院士工作站”,與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合作共建“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與云南省科技廳合作加盟為“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礎研究聯合專項資金”理事單位。2009年以來,獲國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學基金、藝術基金項目18項,省部級項目40項,市廳級項目206項,橫向項目20項,獲批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科研平臺建設項目18項,總經費達3600余萬元。出版學術著作79部,主編教材48部;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學校參與申報的“邊疆民族地區高校聯盟教師教育‘共同體’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獲2018年第八屆全國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保山學院專業設置情況
以下是保山學院招生信息網公布的各學院最新46個專業名單:
學院 | 序號 | 招生專業 |
人文學院 | 1 | 漢語言文學 |
2 | 歷史學 | |
3 | 新聞學 | |
4 | 秘書學 |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5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6 | 思想政治教育 | |
7 | 社會工作 | |
8 | 行政管理 | |
外國語學院 | 9 | 英語 |
10 | 商務英語 | |
11 | 緬甸語 | |
數學學院 | 12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13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
14 | 應用統計學 | |
工程技術學院 | 15 | 水利水電工程 |
16 | 土木工程 | |
17 | 物理學 | |
18 |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 |
資源環境學院 | 19 | 化學 |
20 | 生物科學 | |
21 | 地理科學 | |
22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
23 | 農學 | |
教育學院 | 24 | 學前教育 |
25 | 小學教育 | |
信息學院 | 2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7 | 網絡工程 | |
28 | 教育技術學 | |
音樂學院 | 29 | 音樂學 |
30 | 舞蹈學 | |
31 | 藝術教育 |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32 | 美術學 |
33 | 產品設計 | |
34 | 視覺傳達設計 | |
35 | 環境設計 | |
體育學院 | 36 | 體育教育 |
經濟管理學院 | 37 | 財務管理 |
38 | 酒店管理 | |
39 | 物流管理 | |
40 | 會計 | |
41 | 旅游管理 | |
珠寶學院 | 42 |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
43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
44 | 工藝美術 | |
45 | 寶玉石鑒定與加工 | |
46 | 首飾設計與工藝 |
2、保山學院比較好的專業名單
1 | 漢語言文學 | 4.6(28人) |
2 | 土木工程 | 4.6(25人) |
3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4.0(25人) |
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9(24人) |
5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4.5(23人) |
6 | 小學教育 | 4.2(22人) |
7 | 英語 | 4.2(21人) |
8 | 思想政治教育 | 3.9(21人) |
9 | 財務管理 | 5.0(19人) |
對外合作: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大國門大學建設力度,注重校際合作、校企合作、國際合作。近年來,先后與政府、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圍繞產業發展、教育事業和旅游文化提升等領域簽訂了121個人才培養合作協議。與西安交通大學、首都經貿大學、上海電力學院、云南大學等省內外高校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與美國、韓國、印度、泰國、緬甸、馬達加斯加及我國臺灣地區的16所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借助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持續推進學校學科專業發展和“國門大學”建設。并與馬達加斯加圖利亞拉大學和泰國暹羅大學共同成立了“中非珠寶產業研究中心”,與緬甸珠寶總商會達成到緬甸合作辦學協議,為緬方培養寶玉石專業人才。面向緬甸北部地區培養華文教育師資627人次。2016年成功舉辦“中緬文化周”,仰光大學等4所緬甸高校和首都經貿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8所國內高校參加了活動。2017年成功舉辦“滇臺高校學術文化交流周”,佛光大學等5所臺灣地區高校應邀參加。
培養質量:學校堅持質量立校,深入實施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008年以來,連續10年獲得 “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一等獎,2015年、2016年榮獲“就業創業工作創新獎”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先進集體獎”。近三年,本科畢業生創業率分別為1.98%、2.90%和2.76%。2017年以來,共獲國家級、省部級大學生學科專業競賽獎勵138項,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7項,獲得省級體育比賽獎44人次。2016年獲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1項,云南賽區金獎2項。2017年獲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云南賽區金獎1項、銀獎6項、銅獎7項,在云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社會聲譽:經過多年努力,學校在社會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先后榮獲“云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云南省普通高校資助工作優秀成果獎”“云南省普通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先進集體”。2013年“學習楊善洲精神教育實踐活動”獲得教育部第七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2015年獲云南省“平安校園”榮譽稱號;2016年獲保山市“文明單位”;2017年被云南省教育廳推薦參加 50所“2017年全國創新創業宣傳總結高校”評選;2018年獲“云南省文明校園”稱號。2018年12月,音樂學院學生黨支部被評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 4月,資源環境學院教師黨支部獲省委高校工委“規范化建設示范黨支部”榮譽稱號。
學校定位:
(一)辦學類型定位:地方性、應用型綜合院校。
(二)辦學層次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專業研究生教育。
(三)服務面向定位:扎根保山,立足云南,服務邊疆。
(四)學科專業定位: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應用、特色為導向,鞏固提升文、理、教育、藝術學科,積極發展工、管、法、農學科,形成需求驅動、動態優化的學科專業布局。
(五)人才培養定位:堅持立德樹人,構建以就業需求和素質養成為導向的實踐性、創新型、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六)發展目標定位:到2025年將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
云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7昆明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5昆明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47云南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