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坐落在昆曼國際大通道上的樞紐城市、滇西南重鎮普洱市市區。學校于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是云南省最早成立的師范專科學校之一,管理體制為“省地共建共管,以省為主”。2004年11月,通過全國高職專科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結論為“良好”。
在校友會版中,2018普洱學院全國排名第692,相較于2017年的692名,排名不變。
年度 | 全國排名 | 省內排名 | 總分 |
2018 | 692 | 18 | 60.19 |
2017 | 692 | 18 | 60.15 |
2016 | 691 | 17 | 60.25 |
2015 | 684 | 15 | 60.27 |
2014 | 617 | 15 | 61.13 |
2013 | 654 | 19 | 60 |
在金蘋果科教評價版本排名中,2018普洱學院全國排名第778名,相較于2017年的793名,排名下降了15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得分 |
2017-2018 | 778 | 普洱學院 | 33.63 |
2016-2017 | 793 | 普洱學院 | 35.4 |
2015-2016 | 835 | 普洱學院 | 33.88 |
2014-2015 | 842 | 普洱學院 | 33.06 |
2013-2014 | 825 | 普洱學院 | 14.78 |
2018普洱學院在云南省內排名第18名,排在普洱學院前后的分別是保山學院和滇西科技師范學院。
普洱市位于祖國西南邊疆云南省的西南部,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山川秀麗,風物神奇。這里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世世代代居住著漢、佤、拉祜、哈尼、彝、傣、布朗、瑤、苗、傈僳等14種世居民族。其東南邊界與越南、老撾接壤,西南邊界與緬甸交界,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瀾滄江??湄公河縱貫全境,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地方。普洱是普洱茶的原產地、集散地、“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高達62.9%,被譽為“綠海明珠”;瀾滄江、紅河、怒江三大水系縱貫全市,是重要的“云電外送”基地之一;礦產資源、熱區資源豐富,少數民族文化古樸濃郁,是云南省著名的旅游區。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推進和昆明?曼谷國際大通道的全線貫通,普洱成為祖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最前沿。
經過30多年的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學校新校園建設基本完成,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規模逐年擴大,整體實力不斷增強。現有全日制在校生5069人(含留學生85人)。29個專業,主要學科門類為人文、理學、農學學科,其中美術教育、英語教育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生物技術與應用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共建的熱帶園藝人才培養基地為省級實習實訓示范基地;《絕版木刻技法》為省級精品課程;有專任教師289人,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98人,占專任教師的34%,其中教授1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13人,占專任教師的39%;校園占地面積2164畝,建筑面積20.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573萬元,生均5076元;圖書53.2萬冊,生均105冊;附屬中學1所,有長期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56個。近幾年來,承擔國家、省廳、市級教研、科研課題50余項;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700余篇,其中SCI收錄15篇,發表藝術類作品200余幅(首)。2007年以來投入科研經費150余萬元。先后獲得云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云南省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獎、全國版畫銀獎、云南省文學藝術創作美術一等獎、全國少數民族健身操比賽金獎等省級以上教研科研獎勵40余項。
30多年來,思茅師專為滇西南邊疆和全省培養了16000多名畢業生,大部分成為當地基礎教育和經濟建設的骨干力量,為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有的成為博士生導師、教授、知名藝術家,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辦學聲譽。向老撾等周邊國家輸送師資30多名,對周邊國家的教育產生積極影響。
云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7昆明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5昆明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47云南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