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辦學 培育英才
學院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堅持開放辦學,組建了老中青結合的職稱和學歷結構漸趨合理的教師隊伍,制定了系統、規范的教學計劃,并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重視實踐環節和實習基地建設,教學質量逐年提高。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并與麗江多家文化旅游企業建立了合作培養人才基地。學生在條件具備時,可參加演藝單位、賓館酒店、旅行社等兼職實踐。為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院設立有系主任論壇和一系列輔助教學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開辦講座,設有人文、禮儀、心理、自然、藝術、美學以及創業、就業指南等眾多欄目。經過多元化的教育,使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培養科學思維方式的同時,提高綜合素質,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強勢心理,提高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超越常規本科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把學生送上成功發展之路。
近年來,學生的英語四六級過級率,國家導游資格證通過率,飯店職業經理人資格考試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過級率、國家普通話等級測試等考試的通過率正逐年提高,均達到或超過了全國同類型本科學院的平均水平。實踐性、創新性課程改革的成果已逐步顯現,我院旅游管理系學生的論文獲得2007年云南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挑戰杯)三等獎,藝術系將實踐訓練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和必備環節,定期定點組織實踐教學活動,并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多種設計技能競賽,獲得良好成績。中國旅游局和中國旅游工藝品協會組織的“首屆全國高校全國旅游紀念品大賽”,我院學生多人獲獎;在 “云南省第二屆網頁設計大賽” 我院學生參賽的三個作品中,“古道藏家”和“觀音峽”分別獲得省級三等獎,“Business Design”獲得省級優秀獎,作品被商家選中;計電系學生編寫的《計算機概率模擬》榮獲第四屆云南高校青年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明星社團薈萃,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社團是中堅。旅游協會、舞蹈社、籃球部落、朔日文學社、自行車協會、登山社、愛心社、漫畫社、DV長鏡頭社、TPC音樂社等數十個學生社團常年活躍在學院文體活動舞臺上,凝聚著校園文化精華,高昂起人文精神氣質。
學院扎實創新的辦學成績,得到了國家教育部的領導、專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廣大考生和家長的一致認可。
面向需求 發展強勁
學院在緊密依托云南大學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根據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設置專業。現設有六個系(部)、14個專業和21個專業方向。即:旅游管理系、經濟管理系、外文系、計算機科學與電子信息工程系、文學與新聞系、藝術系、基礎教學部;旅游管理、會計、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對外漢語、英語、日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網絡工程、漢語言文學、新聞、現代藝術設計等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學院適時根據各專業的發展變化,進行教學科目的調整,面向社會需求進行教學。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專多學、一專多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院從大學一年級就開辦就業講座,使學生在校期間就逐步養成健康的就業觀、成才觀。學院成立畢業生就業指導領導小組,下設若干就業服務組,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咨詢,組織就業技巧、面試模擬培訓。學院依托良好的校企溝通平臺,廣開就業渠道,建立了龐大、高效的畢業生就業網絡,邀請各類用人單位到學院聯誼、招聘,為學生組織參加各種大型招聘會。學院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實行“雙向選擇”的就業推薦制度,專門組織了就業工作班子,進行畢業生就業指導,力求為每位畢業生找到理想工作。學院目前有三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平均達到93%以上,居同類型學校前列,2007屆的畢業生中有12名同學分別被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天津外國語學院、南京林業大學、云南大學等重點大學錄取為研究生。
學院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積極上進、全面發展,建立了完備的獎助學金制度,現已實行了六類獎助學金。分別為:國家獎學金、云南省政府獎學金、全國優秀女大學生獎學金、云南大學獎學金(12項)、中國移動獎學金、麗江市政府獎助學金。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7 | 459 | 414 | 396 | 410 410 | 二批 |
云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7昆明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5昆明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47云南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