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北京異地就醫結算服務水平是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具體體現。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過程中,聚焦群眾就醫、結算的痛點問題,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經辦思路從審批型轉向服務型。在關鍵環節創新管理方式、簡化辦事流程、加大信息公開,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增強執行力,排解群眾苦惱,增加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那么北京異地醫保報銷有哪些政策呢?北京異地醫保報銷流程和比例如何規定的?本文介紹了關于北京異地醫保報銷的相關知識,可供參考!
北京保險在外地看病能否報銷
1、醫療保險是屬地管理的,原則上在哪里參保就在哪里享受醫療疾病保險待遇。
2、如果你離開參保地就醫,需要在參保地的醫療機構辦理轉診手續,或申請異地就醫手續,才可以在外地住院治療時發生的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費用按比例報銷。
3、未辦理轉診或異地就醫手續的則無法享受到醫療保險待遇。
北京保險在外地就醫報銷規定
16周歲以下學生兒童在外省市居住或就讀的,應在戶口所在地社保所申請辦理異地就醫登記手續?蛇x擇異地2家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或兒童?漆t院,和1家北京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大病醫保待遇不變,醫療費也到戶口所在地社保所辦理報銷。
1、本地就醫醫保報銷
以北京上海為例,市外就醫時,嘉興市范圍內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先自費5%,杭州、上海定點三級醫療機構或因臨時外出在市外當地定點醫療機構急診、搶救的先自費10%,杭州、上海以外當地醫保定點三級醫療機構先自費20%,市外其他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先自費30%。
2、外地就醫醫保報銷
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在本地醫院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也設有起付標準和最高支付限額,在此區間的費用按一定比例報。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有所不同。其中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二級醫療機構、三級醫療機構起付標準分別為300元、500元、800元。報銷比例也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一級及以下為在職90%、退休95%,二級為在職85%、退休90%,三級為在職80%、退休85%。根據新出臺的政策,桐鄉市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額為16萬元,參保職工在一個年度內發生的醫療費用超出16萬元以上的部分,則列入職工大病保險,可按85%比例報銷,上不封頂,且自負超過一定金額還可以享受大病保險二次補償。
北京醫保異地就醫報銷流程
外出期間發生的異地急診住院費用如何報銷?所需材料為:《醫療手冊》,《特殊就醫申請表》(單位蓋章)一式三份,以及住院發票、費用匯總明細、住院病歷復印件(包括住院病歷首頁,出入院記錄、醫囑住院病歷復印件加蓋騎縫章)、出院證或死亡證明(醫院出具的資料均要醫院蓋章)等。同時,由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出具就診醫院的定點證明及醫院等級證明。異地門診急診死亡的費用報銷等情況所需材料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