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新生兒也有社保
新生兒可以辦理社保是肯定的,雖然對出生健康的寶寶來說,用到的機會不多,但防范于未然是一定要做的,如果寶寶一旦生病,那用處可就大了。
郝爸爸了解到,目前我國每個省份和城市,關于新生兒參保的政策細節都不太相同,但大體上卻高度一致。
新生兒在取得所在城市的城鎮戶籍后,由監護人攜帶《戶口簿》、《出生證》原件及復印件,到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城鎮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就可辦理參保登記、不需繳費即可領取診療手冊。
以郝爸爸所在地區太原市為例:每年11月30日前出生的新生兒,家長須在寶寶出生當年辦理參保登記;而12月份出生的新生兒,可在下年度辦理參保登記。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新生兒媽媽參加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那么三個月內的新生兒是可以享受媽媽的醫療待遇的,如果媽媽參加的是新農合醫療保險,則是在生產的繳費當年,新生兒都可享受媽媽的醫保。
在此請家長們注意,如果新生兒出生三個月后,家長仍未及時給寶寶辦理醫保,那之前所產出的醫療費用就無法報銷了。所以新生兒有了自己的醫保,報銷起來會方便多了,和大人的醫保在使用上是一樣的。
第二,新生兒的醫保待遇
新生兒社保最好在寶寶出生后三個月內辦理,這樣就可以享受醫保待遇從出生之日起開始算。如果你不慎超過三個月不到一歲才去辦理,那么就是從辦理次月開始享受醫保待遇,前面已經發生的醫療費用就不在醫保受理范圍了。而如果你是超過一歲才去辦理,那么就要等到次年1月1日起,才能享受醫保待遇。
在新生兒參保后,就可以獲得醫保財政補助,其實就是財政補助一部分錢,個人繳納一部份錢,這些錢是可以拿到藥店給寶寶買藥的,如果是寶寶生病住院的話,則可按照報銷比例進行報銷,報銷比例一、二、三級醫院分別為80%、70%和60%,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5萬元,大病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為10萬元。
新生兒參保后,就可享受出生當年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了,需要注意的是,不享受補充醫療保險待遇,且無個人門診統籌賬戶。12月份出生的新生兒可享受出生當年和次年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三,關于費用報銷
在新生兒參保登記后發生住院費用時,家長可憑《診療手冊》在定點醫療機構,按醫保流程進行實時結算;參保登記前發生的住院費用,可在參保登記后由其監護人到參保的縣(市、區)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報銷手續。
報銷時須攜帶:診斷建議書、出院證、財稅部門統一監制的住院發票、住院費用匯總清單、新生兒診療手冊、監護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填寫《XX市/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報銷申請單》。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參保登記之前所發生的費用也是可以報銷的,所以,對于剛出生父母還沒能為寶寶及時起名字的,在住院票據的姓名欄內,可以寫成母親或父親姓名后加‘之子’或‘之女’,報銷費用時還需提供新生兒的出生證原件、復印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