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漲退休人員養老金,是國家15年來堅持的一貫原則,具有社會進步的慣性。社會在進步和發展,退休人員也要共享社會進步的成果,所以濟南企業退休漲工資是肯定的。實際上每年的調整都是國家統一下發通知,各省市按照國家要求制定實施方案,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準后實施。根據2018年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國家通知,養老金的總體調整水平,是按照2017年各省市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確定。那么小編預測濟南的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增長比例也應該在5%左右。那么濟南企業退休漲工資漲多少錢呢?本文小編整理了關于濟南企業退休人員工資調整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由于濟南企業退休漲工資方案官方未公布,小編暫先整理出2018年濟南企業退休工資調整方案的信息。2018年濟南企業退休工資調整方案如下:
(一)普遍調整。對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按以下三部分計算增加養老金
1、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125元。
2、余繳費年限掛鉤調整。根據退休人員繳費年限長短劃分為7個檔次,月增加額為30至90元。 繳費年限增加額具體如下:
15年及以下30元;
16年 ~ 20年40元;
21年 ~ 25年50元;
26年 ~ 30年60元;
31年 ~ 35年70元;
36年 ~ 40年80元;
41年以上90元。
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但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增加的年限。繳費年限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3、與本人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按2014年12月本人月基本養老金的3.3%計算增加。
(二)適當傾斜。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下列人員再給予適當傾斜:
2014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以辦理退休手續時按規定確定的出生年月計算,下同)、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和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提高20元、40元和80元。其中,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達到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分別提高250元、150和280元。
(三)退職人員的調整辦法。對符合條件的退職人員,按退休人員普遍調整的辦法分三部分增加養老金。第一部分按退休人員標準的80%計算增加,即每人每月增加100元;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按與退休人員相同的辦法增加。
同時,對符合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年齡條件的退職人員,參照該項的規定執行。
業內把參加養老保險的人群分為三種:
一是“老人”,指養老制度改革之前已經退休的職工,他們按原定標準支付。
二是“中人”,指改革之前已經參加工作,但還沒有退休的職工,他們的養老金分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過渡性養老金、補助性養老金。
三是“新人”,指改革之后參加工作的職工,他們的養老金按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來核發。
即:
1、老人退休工資計算,按原定標準支付。
2、中人退休工資=基礎養老金賬戶+個人賬戶+過渡養老金+過渡調節金
3、新人退休工資=基礎養老金賬戶+個人賬戶
濟南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分別按下列辦法計算: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準
定義: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
比如:2000年當地月平均為1000,2001年你月交納基數為2000,那么那一年的指數是2。如果你一直這么交,每年的指數都是2,最后退休的時候,平均指數也是2。
那么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2退休時當地月平均工資。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例如:李某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為50000元,他是60歲退休的,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139=360元。
若按上面兩個例子的結合,那么李某每個月能領到的退休工資=基礎養老金賬戶+個人賬戶=576+360=936元。
說明繳費年限和個人平均繳費基數對養老金影響的例子: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女干部年滿五十五周歲,并且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準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