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就這點錢,醫療上花太多,其他領域怎么辦,大包大攬肯定不行。”知情人士指出,目前財政收支壓力日趨加大,以財政資金作為杠桿、撬動市場化力量參與,是未來財政資金發揮作用的方向。醫改的市場化道路就是讓醫療保險發揮更大作用,除了基本醫療保險之外,還將更多依靠商業保險公司參與。
業內人士分析,上述兩大催化劑將加快控費提供商的發展。因為不管是醫院主動控費,還是商業健康險馳援醫保基金,都有賴于控費方案的解決。而通過建設信息化系統進行控費,能夠對每一例診療流程的規范程度以及處方的合理性進行檢查,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確保費用支出的合理性。醫保經辦機構由于人力有限,不可能對每一單診療流程進行細致的審核,通過信息化控費也是必然選擇。信息化系統建設需求,正是國內醫保控費的真實市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