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社保局醫保待遇處處長胡京說,目前我國醫保實行屬地管理,一旦異地就醫全面放開,人口流出地的醫保基金支付壓力將陡然增大,最終會影響其他參保人員的醫療保障待遇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怎么解決?
上海政協常委:須頂層設計建立國家級平臺
“必須通過頂層設計實現社會保障國民化待遇。”上海市政協常委、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會長梁鴻教授指出,各地醫保覆蓋范圍、報銷程度差異巨大,結算系統不一致,加強制度的統籌、規范、統一,是實現異地醫保的必要前提,“要破除部門利益和條線分割,大力推進制度整合,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加快建立完善統一的國家級平臺”。
安徽人大代表:二代身份證代替不同部門醫保卡報銷
“目前異地結算在技術層面已經可以實現,主要困難在于管理部門不同、各地標準不一、沒有更高的統籌平臺;現行的異地結算一般都采用協議式管理開展單獨信息交換,有的醫院要連接80多個地區的系統!卑不帐∪舜蟠磬嵣贃|建議,逐步將醫?h級、市級統籌,提升至省級、國家級統籌,試點推廣使用二代身份證代替不同部門的醫保卡實現便捷就診、報銷。
各地人大代表:加大“補差”部分財政補貼
各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表示,要建立科學、高效的分級診療模式,加大對參保地與居住地“補差”部分的財政補貼,嚴格醫保基金的監管,才能保障異地醫保改革的順利推進。
上海人大代表:建立醫保屬地化管理制度避免兩不管現象
上海市人大代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表示,異地醫保進一步增加了醫;鸬谋O管難度,必須強化轉診和監管制度,建立醫保屬地化管理制度,克服異地聯網同步監管不便,避免出現兩不管現象導致醫保基金的濫用和浪費。